2016-10-15 17:13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07日讯 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主要依赖于先天免疫等系统。植物先天免疫机制主要分成两类,由病原体分子相关模式触发的植物免疫称为PTI,由效应分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称为ETI。ETI是植物对抗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主要防御机制,ETI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会使它们易受死体营养型病原体的攻击。
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分别是植物对抗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和死体营养型病原体的防御激素。有趣的是,这两种防御激素在ETI中都会高水平累积。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A受体通过一个非经典通路激活JA信号,进而促进效应分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
研究显示,JA信号正调控RPS2介导的ETI。不过JA响应基因的初始活化依赖于SA和SA受体NPR3和NPR4,而不是经典JA受体COI1。有证据表明,NPR3和NPR4促进了JA转录抑制子JAZ的降解。研究人员指出,SA和JA的这种独特互作可以帮助植物在防御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同时,不受死体营养型病原体的侵害。
董欣年教授前不久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证实核孔透化是ETI中一个会聚信号传导事件。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水杨酸生物合成一般是病原体诱导的,但人们并不清楚这一过程受到怎样的调控。去年七月,董欣年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拟南芥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揭示了水杨酸生物合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机制。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拟南芥杂交增强了水杨酸的生物合成,提高了拟南芥对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抗性。
作者简介:
董欣年 浙江宁波人,生于学术世家。父亲是有“一代经济学泰斗”之称的董辅礽。母亲刘蔼年,是中国著名眼科医生、教授。一家都是武汉大学校友。其中董辅礽1946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后来成为武大教授和经济系主任。母亲刘氏1949年毕业于武大,曾是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眼科主任。有弟董欣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丈夫王小凡,是董欣年在武大的同学,与董欣年同为杜克大学教授,任教于药理系。
董欣年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学系,1982年,获武大学士。参加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发起人为吴瑞教授),获得留美资格。丈夫王小凡为在同届CUSBEA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夫妻双双留学美国。1983年至1988年,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位于芝加哥),获得分子生物学哲学博士。1988年至1991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自1992年起,历任杜克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