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鉴别方法

2016-11-04 15:12 来源:网友分享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二)发病机制

  1.动力性因素

  主要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变位,波及两侧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并引起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此种因素最为多见,大多属于早期轻型。此外,椎间隙间距改变对椎动脉亦产生影响,因为在椎间隙退变的同时,由于上、下椎体之间的间距变短,致使同节段的椎动脉相对增长。这不仅直接破坏了椎动脉本身与颈椎骨骼之间原有的平衡,且易使其出现折曲、狭窄及弯曲等改变。只要恢复椎节间高度(例如通过牵引),此现象即可迅速消失。

  2.机械性因素

  主要由于持续性致压物所致。

  (1)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椎节后方小关节囊处的创伤反应主要影响脊神经根,而钩椎关节囊壁滑膜的肿胀、充血及渗出则由于直接减小了横突孔的横径(对椎动脉的影响较之矢状径更为重要)而易波及椎动脉,可因局部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该动脉的痉挛、折曲或狭窄。

  (2)钩突骨质增生:在颈椎诸关节中钩椎关节是退变最早的部位之一,因此骨质增生亦较多见。增生的骨刺除直接压迫侧后方的脊神经外,椎动脉亦易受压,加之横突孔这一骨性管道使椎动脉失去退缩与回避的余地,从而构成其发病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之一。钩突骨质增生的部位以颈椎退变的好发部位为多见,即颈5~6、颈6~7和颈4~5;但近年来,发现颈3~4椎节亦非少见。

  (3)髓核脱出:由于椎体侧后方钩突的阻挡,椎间隙内的髓核不易从此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或椎动脉。但当它一旦穿破椎体后缘侧方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时,则有可能达到椎间孔处,在压迫脊神经根的同时波及椎动脉。

  3.血管因素

  不仅较为复杂,且易变性大。主要表现为:

  (1)血管动力学异常: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除因颈椎本身的退变因素外,血管亦出现老化,尤其是50岁以上的病例,主要出现血管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减弱。当然,此种现象亦与颈椎的活动量大有关,尤其是旋转、前屈等,均使椎动脉处于被牵拉状态,从而也加速了血管的退变及老化。

  (2)动脉硬化性改变:是血管动力学异常病理改变的结果,即便是正常人,50岁以后,其全身动脉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变,椎动脉亦不例外,其程度与年龄成正比。如果在血管壁上再出现粥样斑块(椎动脉为好发部位之一),则可加速这一病变过程。

  (3)血管变异:解剖材料表明,椎动脉及椎静脉(丛)易出现变异,包括横突孔的分隔(少数可分成2~3个)、矢状径及横径改变、血管数量的差异、两侧血管的不对称及口径大小不一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因其属于颈椎病中的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病变同时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对颈部症状应注意检查,其是除外椎动脉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据之一。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分为四段,其中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出现相类同的症状,本型颈椎病的病变主要位于椎动脉第二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为多发症状,发生率约在80%以上,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一般均为单(患)侧,有定位意义;如双侧椎动脉受累时,则表现双侧症状。

  (2)迷路症状:亦较多发,主要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其发生率约为80%,主要是由于内耳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3)前庭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发生率约为70%左右。其发生、发展及加剧与颈部旋转动作有直接关系。应注意与梅尼埃病鉴别。

  (4)记忆力减退:约60%的病例出现此种现象,往往在手术刚结束(椎动脉减压性手术)患者即主诉“头脑清楚了”。甚至发病多年不能下棋的患者,术后当日即可与病友对弈获胜。

  (5)视力障碍:约有40%的病例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主要是由于大脑枕叶视觉中枢以及第Ⅲ、Ⅳ、Ⅵ脑神经核(位于脑干内)和内侧束缺血所致。

  (6)精神症状: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约占40%。其中精神神经抑郁者较多,欣快者较少。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

  (7)发音障碍:较少见,约占20%。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主要是由于延髓缺血及脑神经受累所致。此症状更多见于高位侧索硬化症患者,应注意鉴别。

  (8)猝倒:系因椎动脉痉挛引起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患者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发作前多无任何征兆,在发作过程中因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即可自行爬起。其发生率约在20%左右。

  3.自主神经症状

  由于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累时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Horner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年以后的机体,各个器官可能患有各种疾患,因此难以将其统统归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来解释,只有那些检查阴性者方可考虑;但明确结论尚需通过治疗(包括手术)才可得到正确判断。

  主要依据以下诸要点:

  1.有上述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

  2.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体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一般均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第一段(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除外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

  8.本病的确诊,尤其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椎动脉血流图及脑血流图仅有参考价值,不宜作为诊断依据。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鉴别

  1.内耳疾患

  (1)概述:所谓内耳疾患,主要指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肿所致。本病在临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进行性和感音性听力减退,耳鸣。

  (2)鉴别要点: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亦可出现与上述相似的症状,因此,需要将二者加以区别。事实上,如对内耳前庭功能认真地进行专科检查,不难除外。因此,凡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应常规请耳科医师进行会诊,以除外耳源性眩晕。此外,MRA、DSA等检查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眼源性眩晕

  (1)概述: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尤其高,应注意加以鉴别。

  (2)鉴别要点:本病与颈性眩晕的鉴别主要依据:

  ①闭目难立征阴性。

  ②眼源性眼球震颤试验多呈异常反应。

  ③眼科检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为多见。

  ④闭目转颈试验阴性。

  3.颅内肿瘤

  本病因肿瘤组织对前庭神经或其中枢连接直接压迫,在临床上除有眩晕症状外,多伴有颅内压增高等其他症状。临床上如能注意检查,一般不难以与颈源性眩晕相鉴别。对个别鉴别困难者可行MRI或CT检查。

  4.动脉硬化

  主要是由于在全身血管硬化的同时(多伴有高血压病)椎动脉本身亦出现硬化之故,其病理改变除管壁增厚、硬化及弹性减弱或消失外,可出现结节样变。因其所产生的症状可与颈源性椎动脉供血不全者相似,因此多需依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确诊。当然,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可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5.胸骨柄后方肿块

  胸骨柄后方肿块以肿瘤及胸骨后甲状腺肿为多见,可直接压迫椎动脉第一段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诊断除可依据有无颈椎骨质异常改变、颈源性眩晕及其他颈椎病症状外,确诊仍需依据DSA、MR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

  6.其他

  除上述五种病变外,其他凡可引起眩晕症状者,均需加以鉴别,其中包括:

  (1)药物中毒性眩晕:以链霉素中毒为多见。

  (2)流行性眩晕:为群发性,与战争、天灾及意外突发事件有关,多为一过性,预后佳。

  (3)体位性眩晕:多因贫血或长期卧床而引起。

  (4)损伤性眩晕:外伤致内耳、听神经及中枢前庭核等受累时均可引起。

  (5)神经官能症:多因长期失眠所致。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护理

  1.屈肘扩胸:两腿分立肩宽,两手哑铃自然下垂,两臂平肩屈肘,同时向后扩胸。反复12~16次。

  2.斜方出击: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肘置于胸两侧,上体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击,左右交替,各反复6~8次。

  3.侧方出击: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进置于胸两侧,左手持哑铃向右侧方出击,左右交替,各反复6~8次。

  4.上方出击,两腿分开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时置于胸两侧,右手持哑铃向上方出击,左右交替,各反复6~8次。

  5.伸臂外展: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持哑铃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举,左右交替重复6~8次。

  6.耸肩后旋: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两臂伸直向下,两肩用力向上耸起,两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复进行12~16次。

  7.两肩后张扩胸后伸: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两肩伸直外旋,两肩后张,同时扩胸,反复12~16次。

  8.直臂前后摆动:两腿前后分立,两手持哑铃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时前后交替摆动,重复6~8次,两腿互换站定位置,同时摆动6~8次。

  9.头侧屈转: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向左屈曲,达最大范围,再向右侧旋转到最大范围,左右交替,反复6~8次。

  10.头前屈后仰: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前屈,尽可能达最大范围;头颈部向后仰达最大范围,重复6~8次。

  11.头部旋转: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重复6~8次。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

老年疾病夕阳红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