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13:37 来源:网友分享
1、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虽然安全、可靠、用法简便、经济、对人体无害、不干扰任何生理机能外,但是会影响男性的感受,避孕率也不是100%。据统计,倘若能正确使用避孕套,失败率仅为1.5~4.2%。但是避孕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失败率高达10~15%。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使用安全套的过程中未能注意到一些细微末节,正确使用的话,避孕率还是很高。
2、结扎手术
男性接受结扎手术后,并不会立即产生永久避孕的功效,故手术后还要采用其它可靠的避孕措施,直至经过了两次精检查,证明已完全无精子的存在,才可放弃避孕措施。
这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方式。避孕原理是把由睾丸运送精子往阴茎的输精管切断,使精子无法进入精液内而排出体外。
3、男性口服避孕药
男性口服避孕药,专供男性服用的口服药片,是通过抑制精子的生成,降低精子的数量,达到少精子甚或无精子而不能受孕。棉酚是口服男性节育药的代表,也是唯一曾经用于临床的药物。因为这种从普通的棉籽当中提取的化学品具有超强的抑制精子生成作用。
1、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男性避孕药所产生抑制素,导致睾酮含量降低,使精子生成受阻;抗精子发生药中国中药专家们试图用中药避孕。
抑制射精药物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安拉明、妥拉苏林能阻断副睾及输精管的收缩,使射精受阻而不育。物理方法包括使用避孕套和实施输精管结扎术等。此外睾丸通过加温、激光照射亦可抑制生殖细胞的生精作用。
2、雄性激素
使用雄激素(注射丙酸睾丸酮)60天后睾丸缩小停止生精子,停药后5个月睾丸功能反跳,可产生大量精子,故早期可作为避孕药,停药后又可治疗精子减少症。
3、棉酚
研究发现,棉酚抗生育的靶细胞主要是睾丸生精细胞,因而可抑制精子的发生。经过长期观察,棉酚服用后发生低血钾性肌无力,停服后生育力难以恢复,故需进一步研究。
(1)长期大量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降调解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减少而抑制生精作用。
(2)采用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的相应抗体,阻断该种激素的作用。但由于此2种激素均含有相同的a亚单位,且与促甲状腺激素的a亚单位相同,当抗体的作用不能达到专一地对抗该种激素时,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3)使用自体激素,如单独使用睾酮,或与孕激素联合使用,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而抑制生精作用。庚酸睾酮定期注射可达到抗生育作用,停药后又可恢复,是一种有希望的男用避孕药。
上述药物均通过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而干扰生精过程。药物价格昂贵,使用不便,且同时抑制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以致辇酮水平下降,出现性欲减低或性功能障碍,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其中睾酮虽也抑制了间质细胞的功能,由于其本身有替代作用,故不影响性功能,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4)选择性抑制生精上皮的药物——棉酚,是我国学者先发现它的抗生育作用,并在国内进行大量研究及临床试用的。该项研究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它是一种男用口服避孕药,价格便宜,使用简单,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误区一:安全期避孕法很安全:一些女性月经周期较准,认为通过计算安全期即可达到避孕的作用。大多数妇女的月经周期时间为24-32天,排卵发生在第12-18天。排卵后24小时如果卵子未能受精,卵细胞会自行死亡。精子在排出后,一般来说在3天以内能使卵子受精,但也有报道说性生活一星期后精子仍保留受精能力。专家指出,所谓的“安全期”时间非常短,对于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而言,这段“安全”的时间仅为1周左右。而且由于气候、饮食、情绪、环境等的变化,排卵时间也会发生波动,甚至发生额外排卵,因此安全期避孕的方法一点都不可靠。
误区二:偶然一次性生活不会导致怀孕:据不完全统计,在人流的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怀孕不是那么容易,偶然一次性生活怀孕的几率很低。专家提醒,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每一次性生活都有怀孕的风险,切忌具有侥幸心理。
误区三:已生过小孩的女性只有上环:很多已生育过的女性认为只有上环一种避孕方法,妇女如患有子宫肌瘤、月经周期不规则、痛经等疾病则往往不适合放环,觉得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其实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包括上环、口服避孕药(包括长效和短效)、避孕套、液体避孕套、避孕针、皮下埋植、绝育等。
误区四:放环时间过长会长入子宫肌壁:环是放在子宫腔里,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而不是贴在子宫肌壁上,子宫内膜每月都要脱落、排出和再生,因此,节育环经常处于活动状态,既不会固定在子宫内膜上,更不会长在子宫肌肉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