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怎么治疗好 风疹的症状有什么

2017-03-24 13:05 来源:网友分享

一、风疹是什么

  风疹是一种皮肤病又称风痧,痧子等.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风疹的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风疹的症状都有哪些?

  1、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2、风疹初期症状病初1~2天风疹的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3、风疹的症状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出皮疹后风疹的症状表现为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二、小儿风疹一定会发热吗

  风疹多见于年幼的小儿,传染性很强,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往往可成批患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低热、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风疹的前驱期很短,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多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可伴有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出疹期患儿可仍有发热,一般在出疹后2~3天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如果体温持久不退或退而又升,应考虑是否出现并发症,或考虑继发感染。

  风疹的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轻微,高热者很少见,体温正常者也较多。多数患儿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风疹的并发症也很少,预后良好。

  因为小儿风疹的发热较轻,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或用中药双花、板蓝根、大青叶、芦根、薄荷、野菊花等煎水频服,清热效果亦较好。

  如果发现小儿有此发热现象的话,应及时治疗。

三、风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一、普通康复疗法

  1、一般疗法

  患有风疹的病人一般症状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发作症状比较明显的人,应该卧床休息,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的情况以及患有结膜炎的人可以进行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

  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3、先天性风疹

  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病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观察病儿生长发育情况,测听力,矫治畸形,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帮助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劳动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药物治疗

  除对症治疗外,还可以服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这些药物似乎有助于减轻病情。

  5、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二、隔离检疫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

  三、自动免疫

  据统计,接种风疹减毒疫苗后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接种完成后,只有少数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症状。接种后免疫风疹的时间大多在七年以上,因为幼儿风疹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在8月份接种疫苗。在12到13岁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接种。

  四、中药治疗

  治疗本病时,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欲服汤药可分两型辨证治疗。邪袭肺卫型临床最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恶风、流涕伴有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及四肢,分布均匀不密集、细小2~3天消退,有搔痒感。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薄白。

四、风疹和麻疹的区别

  麻疹,俗称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在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政策以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人口流动导致部分流动儿童漏种、免疫失败等因素致使“老麻疹”呈现新特点。①发病年龄后移: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亦有发病。这主要与人体初免时获得的免疫抗体质与量逐年下降有关;②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如今皮疹以斑丘疹多见,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③发病季节改变: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这是因为春季以后,人群社会交往流动频繁,接触感染者几率上升;④少数患者第一次患麻疹后于两年内第二次发麻疹。

  2000年早春,香港地区暴发风疹,不仅引起当地居民恐慌,也受到内地人民关注。风疹本来是一种儿童轻症急性传染病,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上呼吸道炎疹及全身症状较轻,为什么会引起香港居民的恐慌呢?原来,孕妇感染风疹后可引起胎儿的畸形,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耳聋、先天性小头畸形及大脑发育不全等,还可能引起流产、胎死宫内和低出生体重儿。风疹病毒直接侵犯胎儿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使婴儿出生时全身有大小不一的紫斑,并伴有肝脾肿大、溶血等症状,甚至可因内脏出血而死亡。有的婴儿出生时一切正常,但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此为风疹性脑炎所致。怀孕早期是胚胎形成期,据报导孕妇怀孕第1个月感染风疹,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可高达50%。

  那么如何预防风疹和麻疹呢?在加强个人锻炼,避免劳累,增加营养的基础上,我们拥有了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武器——疫苗。麻疹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内对所有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免疫程序是:8月龄初免,4岁时加强免疫,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麻疹。我国自行生产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非常好,由于风疹病毒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儿,因此其预防的对象不仅限于儿童,还包括育龄妇女。需要指出的是,注射风疹疫苗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此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一次注射不仅可以预防风疹和麻疹,还可以预防腮腺炎,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对象是满1周岁以上的易感人群。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风疹

挂号科室:传染病科、皮肤科

温馨提示:
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孕妇感染风疹,将会导致胎儿严重损害。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FRS)。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学龄前及学龄儿童 常见症状:发烧、头痛、食欲减退、疲劳、打喷嚏、流鼻涕、咽痛、乏力、咳嗽、呕吐、腹泻、鼻出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