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16:45 来源:网友分享
1、湿疹可能是由于接触机械性、项环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也可能是由于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
2、寄生虫性、如蠕形螨、疥螨、蝉、虱,蚤、血吸虫、钩虫等。另外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均可导致皮炎的发生。
3、湿疹可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4、湿疹可能是由于过敏原因引起的,比如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的人很可能会患上湿疹。
5、湿疹可能是由于过量进食引起的,过量食用食物而导致消化不良;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强光照射;肠寄生虫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湿疹病的因素。
6、湿疹可能是遗传原因引起的,湿疹也有遗传倾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湿疹也可能会由于遗传引发的,所以在患有湿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了了解其病因,及时治疗。
手部湿疹最大特点是当手碰到金属、化学制品、花粉或食用海鲜、调味料、有化学添加剂的零食时,手部皮肤会呈红肿、脱皮、出水泡,治疗不慎后出现皮质增生。
手部湿疹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表现为小片、境界不鲜明的结痴斑,表面常有水疱。至慢性时则浸润肥厚、表面干燥发生皲裂。甲周皮肤常肿胀,甲板变厚或不规则。冬季时常发生皲裂。极少数手部湿疹开始呈急性发作,整个手,或指红肿显著,随后发出小水疱、糜烂。稍后叉转入结痴和慢性过程。
由于手经常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过敏物质,所以手部湿疹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时间比较长。
西医认为手部湿疹是由于过敏源引起,或与免疫有关,治疗时,一般采用激素类的膏药涂抹。
中医认为,手部湿疹与脾虚不能化湿有关,治疗时,可采用健脾、化湿、分水、渗湿等方法,在我国,由著名中医贾春宝博士发明的“清适敏”中药方剂,通过“清洁血液、改善免疫力”的方式治湿疹,效果比较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愈后较少复发。
1.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2.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3.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4.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5.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一、感官上瘙痒难耐
湿疹使人瘙痒难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无论身体的哪一处患了过敏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长期未得到治疗的话,还会使得患者精神萎靡、烦躁及精神因素障碍。
二、外观上损害严重
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这些严重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
三、心理上压力增大
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还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传统西医治疗湿疹,不能解决湿疹发病根源及致敏原,易复发;长期内服激素类药物,会出现毒副作用,对人体危害大。湿疹的这种迁延不愈性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
温馨提示: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