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22:09 来源:网友分享
首先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粗粮,对于不合理的烹调方法和不良饮食习惯要及时纠正,淘米次数不宜过多,以免营养丢失,煮饭不要丢弃米汤,不吃过分精白和经漂白的米面。
1、平时多吃一些含有较丰富酪氨酸及矿物质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脏等食物;
2、多喝开水。手癣患者每日至少喝水3升,可吃米饭,粗粮,但是菜要以青菜为主,每一餐都要有青菜,还有就是以其它蔬菜为辅。
3、多吃凉血解毒的食物,如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4、可以尝试服用一些常用的偏方:
(1)青盐30g,明矾20g,花椒20g,公英30g,艾叶 30g,陈醋500g。上药入砂锅或搪瓷瓶内加水适量熬20分钟后,趁热薰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对手顽癣有效。
(2)掌灵膏。当归、五倍子、木槿皮、花椒、密陀僧、蛇床子。杀菌止痒、泄湿凉血、祛风活络、养血滋润直接涂抹即可,一天三次,由皮肤自动吸收,无需事后清洁。
(3)干辣椒10g,头发15g,小鲫鱼1个,蜂蜡20g,麻油50g。上药共入麻油中炸枯,去渣后入蜂蜡化膏。用时先以酣盐水熏洗患处,然后再涂药膏,每日1次,一般7天即愈。
除了吃药或用偏方治疗手癣外,患者还应该知道饮食上的禁忌,做到不吃或少吃酸性食物,例如油榨食品、腌制食品、可乐、汉堡、牛奶、糖、坚果、豆类、荤菜等都会加重手癣病情。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
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5.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这些口服药物效果好,但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反应,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6.要坚持用药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温馨提示:
常洗双足和鞋袜,经常扑撒足粉,保持足部干燥与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