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中学物理老师抱病20载 难舍三尺讲台

2015-09-09 21:04 来源:网友分享

  邓济明,连州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多年,今年52岁。21岁开始,邓济明便在连州师范学校从事中师物理教学工作至41岁,其后在连州中学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现担任高二(13班)和高二(14班)的物理老师。

  9月2日,记者走进连州中学,记录了他的一天工作。

  呈现最好的授课

  邓济明觉得,用一种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站在学生面前,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责任。

  早上7点不到,邓济明已到了学校。他告诉记者,7点半第一节有他的课,虽然昨晚已经完成备课工作,但正式上课前,他还是习惯再做准备。

  “上课精神状态要饱满、台风要正、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幽默感、板书的布局要有条理性……所有的一切我都要考虑、要做好准备。”邓济明觉得,用一种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站在学生面前,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责任。

  7点30分,第一节课开始。邓老师准时出现在高二(13)班课堂上开始授课。

  “上邓老师的课,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课后都让你觉得意犹未尽。”“循循善诱、条理清晰。”……课后,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评价着,邓济明的课很受他们欢迎。

  “每天教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跟学生的相处中陪学生一起成长。这工作虽然普通平凡,但责任重大。”邓济明走出教室,笑着对记者说,自己肩负的责任一点也不轻松,但看到教过的学生能有出息,即便辛苦也非常值得。

  右眼几近失明

  邓济明患有肾结石病将近二十年,并有严重的高血压。“很多老师都带病上课,这是当老师的责任!”邓济明说。

  9点10分,他准时出现在高二(14)班的课堂上开始授课。

  这一天,邓济明有两节课。“其实,现在的工作相对以前而言,算是轻松了。”从参加工作开始,邓济明先后担任了20多年的班主任。担任班主任时,他经常是早上6点起床,进行早自习巡视。晚上10点半,住宿生就寝后,他巡视完最后一遍、确保学生无恙方安心回家。

  去年,邓济明因为严重的高血压入院,体重从160斤下降到130斤。学校担忧他的身体,今年没有让他继续担任班主任,他的工作任务算是相对轻松了一些。

  邓济明患有肾结石病将近二十年,并有严重的高血压。在他的执教生涯中,邓济明好几次在授课中因为结石病发作导致剧痛不已,但因为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他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不肯离弃。

  “邓老师即使在生病期间也坚持给我们上课,今年1月,邓老师由于高血压引起右眼玻璃体积血,他的右眼几乎都看不见东西了,可他仍然坚持上课。后来在医生强烈要求下,老师才住院治疗。后来病还没痊愈,只住了五天院老师就匆匆出院了。”谈起高一时的班主任邓济明,高二(13)班的黄萍利满脸钦佩。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多老师都带病上课,这就是当老师的责任!”谈及带病教学,邓济明显得云淡风轻。

  “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邓济明认为,教学反思可激发教师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上午的两节课结束后,邓济明没有闲着。

  回到办公室,邓济明喝了口水后,便拿出笔记本在记录。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做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邓济明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这可以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14:30,下午课程开始。虽然没有排课,但邓济明依然有事情要做。

  “我要利用下午时间,整理书写明天备课内容。其实,备课是最花时间的!”邓济明说,要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做到“备好课、做好课、讲好课”,“三驾马车”是一堂高标准、高质量课的保证。

  邓济明对备课很有心得。他介绍,备课看似简单,但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斟酌这个知识点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导入,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条不紊的对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此外还要搜集资料编写“导学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这时候既要考虑如何便于理解消化,也要考虑如何更具备吸引力、感召力和驱动力。“最后涉及到实验,每次实验前我都会先到实验室准备演示实验,对每个演示实验先做一次,以达到最佳效果。即便是课堂小结,也要用心设计,做到善始善终,达到剧终情不终的效果。”

  下午17:30,在课案中奋战了一个下午的邓济明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会儿了。次日,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

  ■学生眼中的老师

  邓老师就像父亲

  “一次,我们班一位男生不小心被床架刮破了手流血不止,正在睡午觉的邓老师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回学校把他送到医院,因为同学小手指筋腱断裂需住院手术,当时同学家长在东莞打工,于是邓老师在医院跑上跑下为他办理住院手续,为他垫支住院费,像对自己孩子一样陪在病床前照顾,直至他家长从东莞赶回来。同学都说,每天见到邓老师就像见到父亲,心里暖暖的,高二听说要分班,我们同学都舍不得和邓老师分开。”——学生黄萍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