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2 16:49 来源:网友分享
但是有些人会认为不管什么运动都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运动不当,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在选择运动时,要因病而异,制订自己的“个性化”运动计划。
1.高血压
运动是人类对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有氧运动有助降压,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这些项目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运动量应为心脏负荷的50%左右为宜,即运动时脉搏保持在110次/分左右,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力量型运动、快速跑步等无氧运动,不能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活动,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发生意外。另外,高血压病人运动后不要马上洗热水澡,热水可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致使内脏器官的血液大量涌向肌肉与皮肤,从而诱发心脏和脑部缺血。正确的做法是先休息片刻,再选择温水淋浴,时间要短,在5~10分钟内完成。
2.心脏病
健康人要提高心脏功能,宜采用较大的运动量,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135次/分以上并持续15分钟才有效。如果已患心脏病则应谨慎,应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来选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一般来说,一二级心功能不全的轻症心脏病人可从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医疗体操等运动,运动时脉搏限定在104~120次/分左右;三四级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采用体育活动,以休息为主,可适当做气功等保护性轻微活动,原则是以不增加心跳次数为度。
3.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不少慢阻肺患者因担心运动诱发慢阻肺发作而好静少动,这样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慢阻肺患者在缓解期可适当做些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发作。慢阻肺患者通过有氧锻炼能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改善症状。如步行、慢跑、自行车、健美操、太极拳、乒乓球、门球等项目。运动的最佳时间是早上7时至9时。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天天锻炼,保证活动时间适中且方式恰当,既能促进脂肪消耗、降低血糖,又不产生疲劳和不适,将会大大有利于改善病情,达到运动锻炼之目的。一些病程短、轻型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控制即能控制病情,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也有助于降低血糖。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提高运动强度,最好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舞蹈等项目,有利于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可作为糖尿病人的适宜运动方式。每次时间以20~45分钟为宜,不超过60分钟。只要病情及体力许可,就应坚持运动锻炼,每周3—5次,最好是有计划地活动和锻炼。但注射胰岛素后以及饭前或患有心绞痛时不要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做运动前须检查眼底,弄清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本来易并发视网膜病,若运动则可诱发眼底出血,从而加剧眼睛的伤害。为此,有视网膜合并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运动。另外还应做心电图、测血压,以了解病人有无心血管病存在,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