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2 07:02 来源:网友分享
1、丘疹性荨麻疹
天气一热,孩子们都穿上了短衣短裤,皮肤裸露在外面,难免被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即丘疹性荨麻疹。
表现:风团样梭形丘疹,中间有针尖大小的水泡。因为瘙痒剧烈,孩子常忍不住抓挠,因此家长可能看不到水泡,只看到丘疹中央有结痂。
处理:对面积小的、零散几颗丘疹性荨麻疹,可以涂抹薄荷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膏;若荨麻疹的面积很大,除了外用止痒药膏外,还应根据医嘱口服抗过敏药,并短期少量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需要提醒的是,激素软膏要避免长期使用。
预防: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到树林里、草地上玩,应尽量给孩子穿长衣长裤,不在树丛或草地上坐。
2、接触性皮炎
宝宝皮肤接触到芒果、漆树等,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此外,孩子的小屁股长期捂在尿布或纸尿裤里,容易引起尿布疹(这也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
表现: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瘙痒剧烈,严重的会出现密集小水泡。
处理:皮炎轻的可以用盐水或冰水湿敷,或外涂专用的婴儿湿疹膏。如果控制不好,潮红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发生糜烂则需及时到医院处理。
预防:婴幼儿应勤换尿布,每次更换时用温清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小屁股,待干后,再涂上一层护臀霜,有一定的阻隔、保护作用。
3、湿疹皮炎
夏天花草植物茂盛,昆虫及各种微生物繁殖快,皮肤又暴露在外,使本身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发生湿疹皮炎。
表现:轻则为红斑丘疹,重则有糜烂渗液,往往对称发生,瘙痒剧烈。
处理:可短期少量使用莫米松、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患处。若仍不能缓解,应到医院就诊,服用抗过敏药物。
预防:找到引起过敏的因素,避免再次接触,是减少和预防湿疹皮炎最好的办法。
异位性皮肤炎发作3原因
医师说明,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先天性过敏遗传体质,加上后天环境、食物、过敏原刺激所造成的过敏性皮肤病。典型症状是皮肤干燥伴随有严重的皮肤搔痒及发红情形。目前尚无法了解真正发病机制,但有几项确定因素:
1. 皮肤角质层功能异常,导致皮肤锁水能力极差,使过敏原易穿透皮肤造成发炎。
2. 皮肤脂质变异,角质层细胞黏合的重要因子神经酰胺(ceramide)大幅减少,皮肤变得脆弱、干燥且易并发发炎反应。
3. 免疫功能失调。
异位性皮肤炎无法根治,耐心治疗+自我照护
目前医学上没有可以完全根治异位性皮肤炎的药物。一般来说,异位性皮肤炎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但根据临床统计,有超过半数以上异位性皮肤炎患者随着 年龄增长,病情会慢慢好转最后痊愈。在此之前,患者除了耐心接受常规治疗外,注意平时的保养与护理,了解可能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并且尽量避免,也能大大减低 发病的机会和发作的程度。
特别是在平日保养和护理方面,黄星玮医师提醒有异位性皮肤炎体质的民众,要多注意以下9点自我照顾的原则,细心保养才是预防病情发作和恶化的关键。
最近,天气总是反复无常,一会儿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没过几天又冷风突袭,气温骤降。忽冷忽热的天气着实让许多人吃不消,纷纷中了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招。不过,在寒冷的冬季,可别忽视了皮肤病。
冬季天气冷而干燥,很多人都出现嘴唇干裂、皮肤干痒、咽喉干肿、鼻子出血等问题。除此之外,很多人都会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冬天里皮肤日益紧绷,一抓就会起小红疹。其实,这都是干燥和敏感惹的祸。
皮肤科专家提醒,冬季预防皮肤干痒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冬季洗澡有方法,水温不宜过高而且每天不超过5-10分种,在皮肤水分还未完全干燥的时候涂搽乳液保湿,否则皮肤来不及分泌有益的油脂,容易造成干痒。
另外,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也能保护我们的皮肤不受冬季干燥空气所扰。
柑橘、柠檬、猕猴桃…这些通常被认为是VC含量第一名的食物,在甜脆的鲜枣面前通通要甘拜下风,因为每100克鲜枣果肉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高达200-500毫克,一把鲜枣即可满足人体一天的维生素C需求。
维生素C是国外健康界非常推崇的天然排毒食物,它对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抵抗感冒等传染性病毒有明显作用。维生素C还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元素。另外,VC还可以用来对付口腔溃疡或慢性肠胃炎。
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猕猴桃的VC含量更高一些。另外,红柿子椒、鲜辣椒、菜花,都是你想补充维生素C的好选择。
药物治疗
1、由于组胺,又称H1受体拮抗剂,是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介质,所以抗组胺药成为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药物。主要有苯海拉明、非那根(异丙嗪)、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羟嗪、去氯羟嗪、赛庚啶、酮替芬、开瑞坦(氯雷他定)、恩理思(地氯雷他定)。
2、在清洁局部皮肤的基础上,外抹皮质激素软膏短期应用,疗效显著。常用的有艾洛松乳膏,若有继发感染现象则可用复方康纳乐霜
3、中医领域认为湿热型周身型皮肤瘙痒者病属新起,以年轻者为主,苔黄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治宜清化湿热。常用药有:苍术、黄柏、蒲公英、茵陈、生山栀、苦参、茯苓、地肤子等。
4、血虚肝旺型皮肤瘙痒者以老年人多见,病程较长,如情绪波动,也可引发或使痒加剧,苔薄质红,脉细数或弦数。治宜养血平肝、祛风润燥。药物常用:当归、白芍、生地、制首乌、玉竹、珍珠母、生牡蛎、秦艽、苦参、红枣等。
注意事项
1、第一代抗组胺药,每天需要服用2~3次,而且服用后易产生中枢镇静,出现嗜睡、困倦、乏力、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不良反应。
2、如因皮肤瘙痒而需服用抗组胺药时,建议在早餐后服用1片开瑞坦,可以头脑清醒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3、如果瘙痒发生在晚间,则可在入睡前服用1片仙特明或赛特赞,则既解除瘙痒又可帮助入睡。
4、全身性瘙痒症和局部性瘙痒症在治疗用药上也有不同。全身性瘙痒以口服、注射为主,外用药物为辅,而局部性皮肤瘙痒症则以局部涂药为主,口服抗组胺药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