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性痤疮怎么引起的_聚合性痤疮有哪些饮食禁忌

2017-11-04 06:37 来源:网友分享

一、聚合性痤疮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年龄、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影响。发病的原因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促使皮脂腺活性增强,分泌增多;②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发生角化,毛囊口角栓形成,影响皮脂正常排泄;③淤积在皮脂腺的皮脂发生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④淤积的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并穿透毛囊进入真皮引起炎症。此外,遗传、油脂性工作、油性化妆品、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调也与发病有关。

  二、发病机制

  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生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两者为负相关性)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二、聚合性痤疮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饮食适宜:1、宜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2、宜多吃含锌的食物;4、宜多吃谷类和豆类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葵花子。葵花子含有维生素E,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可吃生葵花子,每日50~100克。

  葡萄。葡萄含有生物类黄酮,这种物质配合维生素C可保持微血管的健康。生物类黄酮还有消炎作用。每天50-100克。

  大枣。大枣具有补益脾肺的作用,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功能。每天30-50克,蒸煮后食用。

  三、饮食禁忌:1、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少食用油腻、甜食等。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辣椒。辣椒能够助热生火,可以使炎症进一步扩散,故应忌食。葱姜也少吃为好。

  芥末。芥末助热生火,可以使炎症进一步扩散,故应忌食。尽量避免食用。

  小麻椒。肥肉影响炎症痊愈,所以,应当忌食。动物油也少吃为好。

三、聚合性痤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日常护理

  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少食脂肪、糖类和刺激性食物。常用温水,肥皂水或10%硫磺香皂洗脸,避免用油脂类化妆品和用手挤捏患部。禁用碘、溴化物及皮质激素等药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聚合性痤疮治疗的常用方法

  (1)局部治疗 ①对粉刺、丘疹、脓疱、炎症性结节,可选用5%~10%过氧化苯酰凝胶、1%克林霉素凝胶、1%利福平软膏、2%莫匹罗星软膏及1%替硝唑凝胶等。②对于脓肿和囊肿性皮损,可选用如下治疗方法:先抽出脓液,然后向囊内注入曲安舒松-A、庆大霉素16万。还可以将曲安舒松-A、α-糜蛋白酶(冻干粉用2ml注射用水稀释)、2%利多卡因按1:2:2比例,视脓肿和囊肿大小注入囊内。

  (2)系统治疗 ①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口服。无药敏试验条件,通常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四环素,每日4次,同时加用甲氧苄氨啶及替硝唑,每日均2次。病情严重者可改用利福平,每晨空腹服用。炎症严重者,除了应用抗生素外,可加用泼尼松,每晨顿服。②异维A酸,每日2~3次口服,通常需连续应用5个月以上。对异维A酸有禁忌者,可选用丹参酮,每日3次。对无妊娠需求的女性,可改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③氨苯砜。可与抗生素及异维A酸联合应用。

四、聚合性痤疮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症状: 皮损呈多形性,包括大量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及囊肿。以囊肿性皮损为主,特征皮损是多头(常为2个或3个头)囊肿,通过深在的窦道相连而形成较大的脓肿

  晚期症状: 晚期脓肿破溃后流出浓稠的脓、血混合性分泌物,可形成瘘管,愈合后留有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相关症状: 脓疱 囊肿 增生性瘢痕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好发于面颊、后背部及臀部。起病缓慢,初起有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等,继之皮损逐渐融合,成为囊肿,触之柔软有波动感,破溃后流出恶臭的脓性或黏液性浆液,形成窦道,在皮下彼此相通,在皮肤上成为萎缩或增生性瘢痕。

  患者偶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不适、发热、关节痛,长时间处于急性发热期,尤其是溃疡性损害形成阶段,称为急性发热性溃疡性聚合型痤疮(acute febrile ulceriative acne conglobata)

  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发于面颊、后背及臀部,以囊肿为主的损害,同时伴有痤疮的其他损害。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痤疮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痤疮与日常生活习惯、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有关,在生活中要注意面部清洁,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这样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又名青年痤疮,中医:肺风粉刺,粉疵,面疱,酒刺,本病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中医学有关痤疮的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青年人群 常见症状:眉弓凹陷、下巴长痘、聚合性痤疮、婴儿黑头粉刺、背部长痘、肝气郁节、凹陷瘢痕、双眉间长痘、角栓、囊肿、丘疹、丘疹性痤疮[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