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07:04 来源:网友分享
1、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脚部的卫生,脚部不清洁,一些人比较喜欢运动,因此,脚部也就很容易出汗,在加上穿运动鞋或者是其他不透气的鞋子,就可能会造成适合真菌生存的环境,运动过后不及时清洁,就可能会导致脚气的出现。因此,生活中要穿透气性良好的鞋子,运动后要及时清洁。
2、生活中不注意饮食问题,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食品,导致营养不平衡,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严重缺乏,并且,吃一些辛辣刺激食品会导致脚部容易出汗,脚部有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汗腺都要多,当脚部出汗所含的水分过多时,就会形成有利于真菌生存的环境,从而也就导致了脚气的出现。
3、脚部的皮肤一直处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因此,有很多过厚的角质层,而这些角质层在汗水的浸润下,就会形成适合真菌生存的环境,导致脚气的出现,有些人在穿鞋袜方面也不是很正确,这也就造成了脚气的出现。生活中要穿透气性良好的鞋子,对于袜子的选择,要选择透气吸汗的。
一、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而是自己买点消炎药涂上了事,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但没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
二、一般真菌很难被杀灭这是脚气无法治好的原因的重要所在,在零下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还可以保持1年以上。
三、有些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后便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造成“复发”。这也是脚气无法治好的原因之一。
四、一些患者在治好后,因为不注意,和其他的脚气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场合又接触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做 “再感染”,这些也会使得脚气始终无法治好。
长期密切接触是脚气传染的主要方式,特别是接触未经治疗的脚气患者。脚气真菌主要侵犯皮肤角质层,由于搔抓或轻微外伤而导致感染。并且会因搔抓而使感染播散到足部以外的其他部位,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脚气。
1、脚气病会传染,大家都知道,公用浴盆、浴巾、拖鞋、水池洗足常常是最重要的传染途径,所以有脚气的人最好用自己的专用生活用品。
2、胶鞋、球鞋和塑料鞋透气性很差,一旦脚底易出汗的人穿上后,就容易造成真菌或细菌的繁殖,对脚气病只有害没有利。所以夏季尽可能不穿胶鞋,穿布鞋或皮凉鞋;患者穿过的鞋袜,最好用开水烫过或在阳光下曝晒。
3、得“香港脚”的人都以为这病没得治,所以有些人在家里会自己用一些抗生素。表面上看起来会好,其实这对治脚气病一点帮助都没有。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部分病人湿邪内盛,甚至导致局部的菌群失调,或让某些菌群逐渐产生耐药性。
4、要避免食用鸡肉、牛肉、羊肉、海鲜、鳗鱼、昌鱼、带鱼、笋干、蒜头、辣椒、韭菜等,若为佐料则可以。
1、足部卫生
(1)保持良好足部卫生以减低细菌滋生是个好开始: 每天最少一次以暖和的水及温和的肥皂浸泡和冲洗双足。例如,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于回家脱下鞋袜后,随即清洗双足,清洗后要彻底抹干双足,尤其趾与趾之间的位置,减少汗水和过多的湿气。
(2)在足部洒上爽身粉有助保持双足干爽,或者在足部涂上止汗剂,以减少足部流汗。
(3)尽量多脱掉鞋袜或穿着凉鞋,让足部的皮肤得以呼吸。
(4)保持身体凉快,尤其在天气炎热的日子,因为体温过高会使你全身(包括双脚)流汗更多。要确保鞋子大小适中和多让双足得到休息,因为足部过分受压可加剧流汗。
2、舒适的鞋子
(1)穿着以真皮、帆布或其它透气物料制成的鞋子。穿着透风的鞋履(如拖鞋),以代替紧密的鞋履(如靴子)避免穿着塑料鞋。
(2)于鞋子内层洒上爽身粉以帮助吸走多余的湿气。经常清洗那些可以冲洗的鞋子(如帆布鞋),并彻底晒干。
(3)假如鞋的臭味即使用除臭的产品亦无法去除,将鞋子丢掉。所以, 足部臭汗也不那么可怕,如果做好个人卫生清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予以药物预防或饮食调理,是可以做到有效预防的。
(4)最好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鞋子,它们需要时间干透 将鞋子放置于通风的地方让它完全干透,如将鞋子放置于室外,并先取去鞋垫,在阳光下晒干。
3、饮食预防
有的人足汗很多,即使很讲究清洁卫生,足臭仍较明显,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青年人足部出汗过多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可服用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足部出汗过多的现象多数能逐渐好转;如果足多汗与情绪紧张有关,可以用些溴化物等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