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09:31 来源:网友分享
(1)首先应追查病因
避免再接触,清除刺激因子并告知患者以免今后再接触患病。
(2)避免搔抓
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3)药物疗法:
以脱敏止痒为主,轻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组胺药,如皮损面积大,炎症显著者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对重症泛发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泼尼松20~30mg/d或肌注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有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4)外用疗法:
基本原则同急性湿疹。根据皮损情况,选择适应的剂型和药物,以消炎、收敛、缓和对症为原则,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药物。急性期红肿炎症著明、渗出糜烂者可用复方硫酸铜液(达里波斯液)或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轻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或收敛、消炎的油膏外用。如已形成慢性炎症,可酌用低浓度角质形成剂,如3%黑豆馏油或糠馏油糊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配为油膏或乳剂外用。
抗组织胺药:可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并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
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损广泛而严重时,可配合使用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
利尿剂,对伴发全身皮疹,水肿严重者,可配合服用又氢克尿塞25mg,每日2~3次,连服2~3天,有利于消肿。
1、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冷湿敷。
2、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
3、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
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较急,其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轻症者在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为淡红或鲜红色,或是密集分布的针尖大丘疹;重症者红斑肿胀明显,并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澈,水疱破后呈糜烂面,有渗液、结痂,亦可发生溃疡及表皮坏死脱落。
皮损发生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的接触部位一致,其边界清楚,皮损多发生于身体的暴露部位,从总体上讲,皮疹形态为单一性,以炎症性水肿较为突出,皮损中央重,边缘轻,自觉症状为瘙痒、灼烧感、胀痛感,但全身症状轻。接触性皮炎若用药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使病程迁延而发生自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其病程具有自限性,当去除接触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病变在1-2周即能痊愈,但愈后局部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再次接触过敏物质时仍可复发,如果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则可能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皮炎。
饮食适宜:1、宜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2、宜食用富含钙的食物。
百合。具有养隂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隂虚血热型接触性皮炎。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及沙参10克、山楂9克加水适量煮取汁。1剂/日,代茶饮。
马齿苋。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热型接触性皮炎。鲜马齿苋250克加水适量煎熬2次,滤汁混合,入红糖适量调味。早、晚各1次温服。
藕片。具有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作用。主治瘀血内阻型接触性皮炎。鲜藕片300克入沸水中焯过,加红糖10克调味拌匀。
饮食禁忌: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发物;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
辣椒。辣椒辛热,会导致皮损加重。生姜、葱、蒜都少吃为好。
竹笋。竹笋性寒,发湿,容易导致皮损加重。尽量避免食用。
芋头。芋头味甘、辛,性热,不利于皮损恢复。牛肉,梨也少吃为好。
发病机制
1、具有原发刺激引发
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
2、发生的过程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致敏阶段:
是从最初接触抗原到淋巴细胞识别并与之发生反应的过程。大多数变应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简单化学物质,称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当与皮肤中的大分子物质即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后成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这些载体蛋白是表皮细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递呈细胞(目前确定的有朗汉斯细胞、巨噬细胞,皮肤内待定细胞、淋巴结、胸腺、脾内的树枝状细胞等)上的免疫反应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是朗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呈现在细胞膜表面,然后向真皮及淋巴结移动,经淋巴管到达皮肤淋巴结副皮质T细胞区,携带抗原信息的LC必须把抗原信息递呈给CD4 细胞即Th细胞(T辅助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接触性抗原及MHCⅡ类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体。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细胞增大,胞质丰富,核增大,免疫母细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达IL-2受体,当Th与IL-2结合就达到充分活化。Th开始迅速增殖,产生T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前者通过输出淋巴系统至血循环及皮肤内,后者在淋巴结内或其他器官内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的这种输出功能在产生接触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于接触二硝基苯胺48h后,切除其淋巴结就能抑制致敏,于5天后切除则无抑制作用。T效应细胞循环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状态。实验证实接触致敏传出途径包括血管,而传入途径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回流。此期约需5~7天。
(2)效应阶段:
亦称激发阶段或反应期、传出期。
在机体已被致敏后,如皮肤上有抗原持续存在或有同样抗原再次接触经过上述感应、致敏的相同过程,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被表皮的朗汉斯细胞经过识别抗原,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效应细胞,并与之结合发生反应。与抗原发生反应的T淋巴细胞产生许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活化,并通过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断吸引血循环中的T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移动至局部,在IFNr、TNF等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发生以海绵形成、单核细胞侵入为特征的炎症反应。此期只需7~8h,18~24h内达高峰。朗汉斯细胞在发生变态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为半抗原进入皮肤即与朗汉斯细?岷喜⒈坏莩剩汉捎锌乖睦屎核瓜赴肫し艨糡细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递呈称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传入期,其发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结还是在外周即皮肤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淋巴因子在诱导和激发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细胞产生,在本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由抗原活化T细胞过程中TH细胞局限性,接触物如为气体、粉尘则可呈弥漫性发生。轻者局部呈红斑,境界清楚,重者肿胀,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若为强酸、强碱或其他强烈化学物质等原发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坏死或溃疡。皮炎发生于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则皮肤水肿异常显著。
3、皮损一般仅局限于接触部位
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者,甚至因机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少数患者尤其是皮疹泛发全身者有时可引起全身反应,如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当处理后
通常数天或十余天后即可痊愈。但由于搔抓或处理不当、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时除去,致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皮炎,类似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