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07:57 来源:网友分享
服用靶向药物后出现手足综合征,属于中医“药毒”范畴,中医常用辨证中药外洗来治疗这些副作用,而不减少分子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控制肿瘤的作用。
中医认为手足综合征主要是热毒蕴结、脉络不通所导致。由于手足综合征表现皮肤损害,病在手足皮肤表面,中药外洗来治疗是最直接不过的办法。
常用外洗方推荐
1.皮损明显者:丹皮15克,马齿苋30克,苦参15克,徐长卿15克,山慈菇15克,赤芍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
2.手足麻木者:海风藤15克,赤芍15克,路路通30克,山慈菇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肿节风15克。
3.皮肤瘙痒者: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防风15克,赤芍15克,蝉蜕10克,山慈菇15克。
4.四末不温者:桂枝10克,熟附子15克,路路通15克,川芎10克,元胡1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5克,肿节风15克。
5.疼痛明显者:生地黄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马齿苋30克,土茯苓15克,路路通15克。
1级手足综合症定义为出现下列任一现象:手和/或足的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麻刺感、红斑和/或不影响正常活动的不适。
2级手足综合症定义为手和/或足的疼痛性红斑和肿胀和/或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不适。
3级手足综合症定义为手和/或足湿性脱屑、溃疡、水疱或严重的疼痛和/或使患者不能工作或进行日常活动的严重不适。
目前对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症有多种分级方法,其中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较为常用。
该分级将手足综合症分为3级:1级为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伴感觉异常,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的皮肤改变如前,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3级为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
手足综合症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基底角质细胞空泡变性、皮肤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角质细胞凋亡和皮肤水肿。显微镜下可见炎性改变、血管扩张、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但尚未发现明确的标志物。
维生素B6 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维生素B6(Vit B6)对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症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Vit B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FS发病率无显著差异(63% 对53%),但Vit B6治疗组的治疗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对12%,P<0.001)。
COX-2特异性抑制剂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用于预防手足综合症或减轻HFS的程度。
林(Lin)等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卡培他滨联合塞来昔布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HFS发生率(12.5% 对34.3%)、3/4级腹泻发生率(3.1% 对28.6%)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且肿瘤缓解率有所提高,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亦长于单药治疗组(6个月对3个月)。但联合使用COX-2抑制剂所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相关死亡风险增加,使许多Ⅰ/Ⅱ期研究被迫中止,故其应用于临床的获益/风险仍须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E 卡拉(Kara)等对5例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后发生2/3级手足综合症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了口服Vit E(300 mg/d)治疗,1周后,5例患者因症状减轻而无须减量用药。
局部外用药物 彭豪尔卡(Pendharkar)等对13例出现2/3级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症患者给予尿素霜(角质层分离剂)局部外涂,每天2次,在使用2~3天后起效,脱屑、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无须停药及减量。
临床统计显示,大多数病人只出现1级症状,部分病人出现2级症状,极少数病人出现3级症状。发生了手足综合征并不可怕,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多可以预防和进行控制的:
1、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手部和足部的摩擦及接触高温物品,如患者不要穿紧而不合脚的鞋,要避免手和足的摩擦和受压,避免激烈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减少手足接触热水的次数,包括洗碗碟和热水澡,戴洗碗手套并不能减轻伤害,因为橡胶会储存热量,损害手掌的皮肤。
2、使用能减震的鞋垫,在家可以穿拖鞋,坐着或躺着的时候将手和脚放在较高的位置,可以预防手足综合征。
3、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用维生素B6和西乐葆。
4、保持手足皮肤湿润可有助于预防和使病灶早日痊愈。把双手和双足用温水浸泡10分钟后抹干,再涂上护肤霜,如: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有效将水份吸附在皮肤上。
5、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出现手足综合征时,出门应涂抹防晒系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冬天晒太阳也只能在有阳光的窗户后晒晒太阳。
6、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7、在手足局部涂抹含绵羊油的乳霜可减轻皮肤的脱屑、溃疡和疼痛。
8、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疗。
9、如果出现水泡要请医务人员处理。出现脱皮时不要用手撕,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