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06:35 来源:网友分享
在治疗方面
皮肤:天冷时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应避免使用血管收缩剂,可使用药物如钙离子阻断剂以增加局部血流。至于皮肤的增殖、变厚,目前并无药物有足够的疗效。
肺脏:肺纤维化属于不可逆的变化,早期治疗可能提高治疗的希望,Cyclophosphamide 的治疗试验仍在进行中。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可短暂舒缓肺动脉高压,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肺脏移植。
肾危象:有少数患者需要短暂或长期的透析治疗。
硬皮病现称系统性硬化症。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4倍。硬皮病属于中医之“皮痹”、“肌痹”之范畴,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素体阳气虚弱,津血不足,抗病能力低下,外被风寒诸邪浸淫肌肤,凝结腠理,痹阻不通,导致津液失布,气血耗伤,肌腠失养,脉络瘀阻,出现皮肤硬如皮革,萎缩,汗孔闭塞不通而有出汗障碍,汗毛脱落等症状。皮痹日久不愈,发生内脏病变。
硬皮病的治疗方法五花八门,在长期的基层诊疗过程中,我比较推崇传统的中医药慢性调理和饮食疗法,下面,就把自己长期的诊疗经验,以及药,食疗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透表散邪法:适用于硬皮病肿胀期。此期以实邪阻滞为重,故当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治宜辛温透表,散寒除湿。
2,化痰散瘀法:适用于硬皮病的整个病程,尤其用于硬化期。瘀血阻络,直接影响了津液的输布,津液留滞为痰,痰瘀互为因果。依据硬皮病病情缠绵、顽固难愈的病程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我们从痰瘀论治系统性硬皮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3,温阳通络法:适用于硬皮病伴有雷诺氏现象患者。素体阳气不足、寒邪阻滞络脉是雷诺氏现象发病之根本。中医学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而温。
4,祛风通痹法:适用于硬皮病兼关节痛伴晨僵。《类经》云:“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为痹。”用祛风散寒、温阳通痹之法治疗常获较好效果。
5,活血通络狗肉汤:附子30克,桂皮30克,八角茴香10克,生姜150克,狗肉1500克,将狗肉洗净切块;放入姜、桂皮、茴香、附子及适量黄酒、精盐,加清水用文火炖2小时,适用于冻伤、硬皮病.
6,治皮肤湿毒瘙痒:海带50克,绿豆50克,红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硬皮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依据其皮肤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021-60709699)表示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系统性硬皮病,又称为系统性硬化症,可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肺、肾、心、血管、骨骼肌系统等,引起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4倍。治疗原则为早期保暖、抗炎、抗凝和扩张血管以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
硬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顽固性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称为局限性硬皮病。有些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系统,这种情况被称为系统性硬皮病,往往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本病在结缔组织病中仅次于红斑狼疮而居第二位,患者以女性较多,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生育年龄的妇女发病最为多见,儿童、老人也可发病,有报道矿工和接触硅的工人得硬皮病的病人较多。
常见的症状
出现雷诺氏现象(即在干冷天气时,肢体末端会变得苍白,而当血管重新畅通时反而会变红)及皮肤变硬、增厚。
肠胃道:包括吞咽困难、胃酸逆流、肠蠕动变低等。
肺脏:间质性肺脏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是目前全身性硬化症最常见的死因。
肾脏:最严重的是肾性高血压危象,指因血管的病变造成突发性的高血压,并导致肾功能快速变坏、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性溶血及高血压脑病变等。
心脏:少数可以有心率不整、心衰竭、心包膜炎等。
肌肉骨骼:全身关节痛和晨间僵硬是典型的症状。
恶性肿瘤:硬皮症的患者罹患肺部肿瘤的机率较一般人为高。
种类分为两种:
• 局限性的呈点滴状、片状和条状,边缘明显;
• 系统性的常从肢端开始,逐渐发展,形成边缘模糊、较为广泛的大片,分布对称。
在新加坡有一特殊病例,一名女子每当在低温的环境下,皮肤会变得像石头一样的硬,以至要经常穿着厚厚的衣服来保暖。
病变可以分为三期:
1、水肿期:皮肤光滑、发亮、肿胀;
2、硬化期:皮肤纤维化、坚实、不能折皱;
3、萎缩期:皮肤萎缩变薄,伴以色素沉着。
中医特色治疗
硬皮症分型治疗
⒈肺卫痹阻治则:宣肺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9克防风9克柴胡9克羌活9克独活9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前胡9克桔梗6克甘草3克随症加减:肌表疼痛无汗者,加麻黄9克、桂枝9克,以宣表发汗;关节疼痛明显者,加威灵仙15克、防己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9克,以加强散寒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⒉热毒郁络治则:清热解毒、凉营通络。
方药:银翘散合清营汤加减。
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桔梗6克牛蒡子12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紫草15克地了草15克忍冬藤30克薏苡仁30克随症加减:咳嗽、痰黄者,加贝母9克、黄芩15克,以清热化痰;肌肉疼痛、僵直者,加桂枝6克、知母9克、当归9克、络石藤15克,以调和营卫,活血通络。
⒊气郁血瘀治则: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五灵脂9克(包)香附9克牛膝9克秦艽9克羌活9克地龙12克随症加减:肌肤消瘦者,加鸡血藤15克、黄芪30克,以助益气养血;血瘀发热者,加制大黄9克、丹皮9克,以化瘀清热。
⒋寒凝血瘀治则:温阳散寒、通络化瘀。
方药:阳和汤加减。
当归9克炙麻黄9克熟地15克鹿角胶9克(烊入)白芥子9克炮姜6克肉桂3克(后下)红花9克随症加减:畏冷较甚,腰腿酸软者,加附片15克、杜仲12克,以温肾壮腰;便溏,苔腻者,去熟地,加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以健脾化湿;局部皮肤坚硬者,加醋鳖甲9克、昆布、海藻各15克,以软坚化瘀。
⒌正虚邪恋治则: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鸡血藤15克地龙9克随症加减;肌肉关节酸痛明显者,加秦艽15克、成灵仙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以祛风通络,化瘀止痛。
硬皮症中成药
⒈全鹿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⒉小活络丹;每次6克,每日3次。
⒊十全大补丸 每次1粒,每日3次。
硬皮症简便方
黄芪30克、当归9克、桂枝9克、鸡血藤30克、鹿角片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血不足,阳虚血瘀型便皮病。
温馨提示:
去除感染病灶,注意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