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一期二期区别 膜性肾病的健康护理

2018-05-18 09:38 来源:网友分享

一、膜性肾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一、病因学

  本病为多病因所致。特发性膜性肾病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50%左右。本节主要介绍特发性膜性肾炎,在诊断上需除外,伴发于其他各种原因的膜性肾病:药物:青霉胺、金、巯甲丙脯酸等。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感染抗原及某些寄生虫:如疟疾、血吸虫等。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所致乙肝相关性肾炎(HBV-ASGN)、丙肝病毒性膜性肾病。恶性实体肿瘤:在大于60岁的膜性肾病患者中,约22%的人存在恶性肿瘤,而癌性相关性肾炎中,最常见为膜性肾病占60%~70%。常见的肿瘤如:肺、乳腺、胃肠道、卵巢、肾细胞癌、淋巴瘤、白血病及类肉瘤等。其他伴随的可有:糖尿病、结节病、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镰状红细胞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结节性多动脉炎、坏疽性脓皮病及大疱性天疱疮等。

  二、发病机理

  本病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

  本病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本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二、膜性肾病的主要症状分析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是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致增厚,有弥漫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不伴有明显细胞增生的独立性疾病。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临床以肾病综合征(NS)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膜性肾小球肾炎症状

  典型症状:尿渗透压下降(75%)、尿滤过分数明显下降(75%)、水肿(74%)、血尿(73%)、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71%)、血浆白蛋白降低(70%)。

  如在成人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肾病综合征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而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在诊断后,尚应区别原发性抑或继发性。

  ①早期膜性肾病应与轻微病变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鉴别:有时在光镜下不能区别,主要靠肾组织的电镜学检查。

  ②除外其他继发性原因所致的膜性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作ANA,抗ds-DNA抗体,Sm抗体,RNP及血清补体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除乙肝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标记外,主要靠肾组织中有HBsAg免疫复合物沉积或HBV-DNA方可确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作各种有关影象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

  ③有否合并症:如在临床上出现肺栓塞,急性腰腹痛,难以解释的血尿,蛋白尿增加,急性肾功能损害伴单或双侧肾体积增大等应高度怀疑肾静脉血栓形成,应作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或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肾静脉造影术等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经皮股静脉穿刺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术,若发现血管充盈缺损或静脉分支不显影即可确诊,若仅观察到某一局部造影剂引流延迟也应怀疑该部位有小血栓存在,慢性型尤其发生在左肾时,有时还能见到侧支循环。

三、膜性肾病的检查要点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是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致增厚,有弥漫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不伴有明显细胞增生的独立性疾病。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临床以肾病综合征(NS)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膜性肾小球肾炎检查

  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

  1、镜检

  通过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肾小球病变存在。

  2、尿常规检查

  尿色一般无异常,尿蛋白一般量不多,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急性期常满布视野,慢性期于5个/高倍视野),有时可生白细胞管型。

  3、尿细菌检查

  当尿中含大量细菌时,因尿沉渣涂中作革兰染色检查,约90%可找到细菌。此法简单,阳性率高。

  4、尿细胞计数

  近年多采用1小时计数法,认为较12小时尿沉渣计数准确和简便。其标准是白细胞数大于30万个/小时为阳性,小于20万个/小时可认为属于正常范围,介于20~30万个/小时应结合临床判断;红细胞大于10万个/小时为阳性。

四、膜性肾病的并发症情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1]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临床以肾病综合征(NS)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1、肾静脉血栓形成:从临床观察和连续肾活检资料证明,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在病程中,尿蛋白突然增加,或肾功能突然恶化,提示可能合并有肾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率可达50%左右,诱发因素包括血清白蛋白过低(<2.0~2.5g/dl),强力过度利尿,长期卧床等。

  2、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或新月体性肾炎等为MN的常见合并症。

  3、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肾功能恶化,尿量减少,尿肌酐,尿素氮升高,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4、感染:由于免疫球蛋白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抵抗力下降,病程中常合并各种感染。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肾病

挂号科室:内科、肾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侯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全身水肿。本病在小儿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可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先天性肾病三型。小儿以单纯性肾病最为多见,约占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80%以上,此型发病年龄多在2-7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劳累人群、反复感染患者 常见症状: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尿失禁、腰痛(肾绞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透析治疗、手术治疗

泌尿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