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06:33 来源:网友分享
细菌性腹泻是由有害菌在肠道中繁殖或释放毒素造成的感染性腹泻,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细菌种类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等,除此之外,其他能引起成年人腹泻的致病菌,如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引起儿童腹泻。可以经水、饮食、接触、苍蝇等生物媒介等方式进行传播。
细菌性腹泻常年可发,但在夏秋季节一般是发病高峰,婴幼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成人,同时在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差的地区高发。此外,气温、降雨等因素都会影响细菌性痢疾的流行。
腹泻容易导致宝宝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问题,对于轻中度脱水,可以采取口服补盐液来改善,没有严重呕吐的宝宝鼓励进食;对于严重的患儿,应采取静脉补液的方法快速改善宝宝的内环境。
细菌性腹泻简单来说就是肠道中有害菌增加,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凝结芽孢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能够在肠道中与有害菌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同时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维持肠道弱酸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还能促进肠道中其他有益菌的协同增殖,因此能够帮助细菌性腹泻患儿快速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另外,益生菌在肠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有害菌对肠粘膜的攻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夏季预防急性腹泻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的卫生以及合理。急性期禁食: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清淡流质饮食: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饮食选择: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饮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1、吃水果。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辅助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苹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把苹果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2、喝粥。拉肚子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3、吃面食。拉肚子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面条是拉肚子的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拉肚子的人来说,吃的面条不要过于油腻,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4、红豆粥。喝红豆粥或者用赤小豆来做糖水来吃,可以止吐止泻,对吃错食物而导致的拉肚子有良好的效果。
腹泻可使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还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胃肠道作为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的症状。
能量供给不足:长期腹泻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或不自主颤抖,甚至心慌气短,冷汗淋漓,这些都是因为能量供给障碍而引起的。
贫血: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铁质等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口唇、指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动辄气促等症状。
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皮肤头发干燥,缺乏光泽,甚至脱落等现象;还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