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10:43 来源:网友分享
支气管内膜结核是个很讨厌的病,就是结核治愈了,有的人还会产生支气管瘢痕性狭窄,重者则需手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大约需要9-12个月,若彻底治愈了复发的机率不多,它绝不能癌变。病情较轻或恢复良好者,对将来无什么防碍,但若有较严重的支气管瘢痕性狭窄产生,则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哮鸣,甚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这对工作学习都会有所影响。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方法
1)全身药物治疗
根据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分为初治、复治及耐药病例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进行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具体参见“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绝大部分患者在化疗3个月后痰菌培养阴转,疗程以12~18个月为宜。复治、耐药病例选择复治、耐药化疗方案,疗程较初治方案延长,MDR-TB、XDR-TB要求至少24个月,甚至更长。需要介入治疗处理中心气道狭窄、闭塞、软化等病例,无论抗结核化疗是否满疗程,均应延长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
2)局部药物治疗
气道内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区域而发挥作用,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能有效地起到杀菌、抑菌效果,加快痰菌转阴,促进气道内病灶吸收、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但必须是在全身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其中,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常见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辅助治疗手段,在减轻支气管狭窄和改善呼吸道症状上,雾化治疗有一定疗效。经纤支镜局部注药治疗也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支气管镜为先将病变支气管的分泌物吸尽,生理盐水冲洗吸出后,注入如异烟肼、阿米卡星等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充血水肿、增殖结节型病变疗效较好。
3)支气管局部介入治疗
目前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支气管镜气道冷冻术、球囊扩张术、热消融疗法(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及微波等)、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措施,不同类型介入治疗技术各自特点亦不尽相同,临床上有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其中冷冻术的适应证:肉芽增殖和瘢痕狭窄(管腔闭塞)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气道支架置入后再生肉芽肿的消除。球囊扩张术的适应证:气管支气管结核引起的中心气道等较大气道瘢痕性狭窄,所属该侧肺末梢无损毁。热消融疗法的适应证:气管支气管结核肉芽增殖型。支架置入术的适应证:气管、主支气管等大气道严重狭窄导致呼吸闲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气管支气管结核管壁软化型合并呼吸道反复严重感染;中心气道瘢痕狭窄经球囊扩张成形术等联合治疗反复多次仍难以奏效等。
4)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切除指征:支气管结核合并所属气道狭窄、闭塞,造成末梢肺叶和肺段不张、阻塞性感染、肺通气功能不良,经给予全身抗结核化学治疗,有介入治疗指征患者加强气道内局部介入治疗,仍不能取得满意疗效者;气道狭窄、闭塞造成末梢肺毁损,反复阻塞性感染,合并支气管扩张伴反复咯血者。外科手术前应进行规范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很严格,最好是术前影像学提示肺内无活动性病变,纤支镜检查支气管粘膜无充血水肿等改变等,非急诊手术应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进行。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常常由外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此外,主张术后应继续抗结核治疗9~12个月,防止复发和再狭窄。
一、细菌学检查
常规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4.3%~68.8%,多数报道在30%以下。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10.7%~100%,儿童胃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引流支气管不通畅、含有结核分支杆菌的坏死物不易排出体外或毛刷不易刷到结核性分泌物、痰含菌量少、病灶为粘膜下浸润、增殖病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病例选择和检测方法不同等。近年有人提出在纤支镜直视下用直径2mm硅胶管深入病变的亚段细支气管吸取分泌物做厚涂片检查,阳性率可达20.8%。采用毛刷涂片,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培养,术后痰涂片均是痰细菌学检查的良好补充。不同采样标本,不同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支气管结核(EBTB)的阳性检出率。
二、组织、细胞学检查
经纤支镜支气管内采样做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诊断EBTB最重要的手段,对细菌学检查阴性的EBTB诊断价值更大。EBTB常见的镜下表现为粘膜肥厚狭窄(43%)、充血水肿(20.6%)、糜烂溃疡(18.2%)、疤痕狭窄(18.2%),不同程度的狭窄可达90%以上。但肉眼观察无法做出正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是干酪样、非干酪样肉芽肿,有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典型改变仅占36%,艾滋病(AIDS)合并EBTB者缺乏结核性肉芽肿的特征性改变。EBTB细胞学特征是坏死较为彻底,坏死物水分少,含脂多,易干燥呈颗粒状。结核结节周围无游离的纤毛柱状细胞,纤毛柱状细胞排列仍有极性,游离缘清晰,柱状结构存在,核呈桑椹样排列。上述特征不同于肿瘤凝固性坏死和异物型多核巨细胞。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并不低于细菌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细菌学检出率低的不足。
三、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学技术:有关报道不太多。PCR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检测组织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DNA是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前景看好。聚合酶链原位扩增法检测肺石蜡切片中结核分支杆菌DNA,阳性区域有杆、棒状或点状深蓝色小体存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活组织中结核分支杆菌DNA,该法用内引物和第二次放大时循环次数少,结果减少背景带增加了特异性。最后产物以内引物特异性为基础放大,克服了污染。对于胸片正常,痰菌阴性,组织学未见典型结核改变的EBTB颇有诊断价值。
四、影像学检查
1、EBTB的X线胸片表现各异,与支气管、肺、胸膜和纵隔病变密切相关。肺斑片状浸润影占29%~41%,肺不张28%~49%,肺实变36%,肺内非活动性病灶13%~33%,空洞26%,肺门影增大8%~15.8%,胸腔积液5.3%,毁损肺5.2%,胸片未见异常者3%~40%。
2、EBTB的CT特征
(1)两肺上叶、中、舌叶是结核好发部位。
(2)受累支气管病变广泛,74%为多支受累。
(3)有支气管狭窄、管壁增厚、梗阻。
(4)78%有肺结核,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5)多数支气管引流的肺叶、段近端肺门层面无肿大及局部外突。
增强扫描显示有淋巴结环状强化或实变不张的肺组织中无肺门肿块,更支持本病的诊断。CT表现取决于病期,活动性病变时,气道管壁不规则增厚,而慢性纤维性病变时,气道为光滑性狭窄和轻度管壁增厚,动态观察无明显变化。
支气管扩张症
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而肺结核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无论是儿童原发肺结核,还是成年晚期慢性纤维性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不张及胸膜炎等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支气管扩张症。
肺不张
肺不张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某些胸部疾病特别是肺结核的合并症。肺不张是肺内的部分或完全无气,因而不能膨胀,肺容积缩小。可发生在一侧肺、一肺叶或一肺段。早期大部分是可逆的,治疗及时肺可以服张。若持续时间较久,大量显微组织增生,广泛的纤维化,使肺体积缩小,形成肺萎陷责呈不可逆性。肺结核支气管淋巴结核或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不张常见原因之一。在结核科临床上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不张,特别是恶性肿瘤所致肺不张进行鉴别诊断,以防误诊和误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核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结核病常常因各种原因并发哮喘,其发病率比健康人高5倍。
支气管结核的预防应从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三方面着手,其具体预防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1、消灭传染源 建立结核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病人,积极彻底治疗,可迅速控制传染源。有效的化疗虽然需数月才能使痰菌阴转,但2周内可使患者的传染性降低到几乎消失。
2、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办法,新生儿出生时即接种,以后每5年补种,直至15岁。接种卡介苗有划痕法和皮内注射法两种。在青少年中,对结素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异烟肼化学性预防,每日300mg,持续半年到1年。
3、切断传播途径 活动期病人带口罩、不随地吐痰、防止大笑和情绪激昂的讲话、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洁、紫外线照射消毒等,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