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6 10:11 来源:网友分享
突然发病,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开始为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丘疹,后逐渐发展为斑疹或斑丘疹。初鲜红色以后变为暗红色,可相互融合,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部明显,类似麻疹,以后扩散至四肢及面部,可出现黏膜红斑,可伴随中至重度瘙痒,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皮疹一般持续1~2周,以后皮疹逐渐消退,约2~3周后完全消失。一般常无内脏的损害。若是由药物所引起的皮疹,未及时停药,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本病和过敏因素有关,一起也和使用布药物有关,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导致药疹的可能性,其间包含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导致的最多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主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对比大故本病的防止主要是防止使用过敏的药物。
麻疹样红斑的确诊除了依托临床表现外,组布织病理:为非特异性:表浅血管丛周围有稀少的淋巴细胞浸布润,表皮真皮交界处呈现少量空泡。
疾病诊断
需与猩红热、麻疹、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猩红热样疹鉴别。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表浅血管丛周围有稀疏的淋巴细胞浸润,表皮真皮交界处出现少数空泡。
依据肌肤重复呈现来去敏捷的风团,剧痒,退后不留痕迹,且有清晰的用药史,以及在用药后呈现各型荨麻疹的特色等易于确诊。必要时行实验室查看(包括胸林部X线查看腹部B超等)及有关实验(如运动、热水、日光、冰块)、变应原检测、以及血液药物浓度等查看以进一步清晰病因。
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部分病例和药物过敏(巴比妥酸盐、青霉素、汞剂、水杨酸盐类等)有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部分病例和药物过敏有关。
预防护理
首先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的地方,出行戴口罩。
其次没有患过麻疹的小孩和成人在流行季节可接种麻疹疫苗。
如果周围有人生了麻疹,而你又碰巧接触过,须在接触病人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毫升以预防发病。如果超过5天,难免还会发病,只是症状轻一些。
皮损由于可自然消退,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与药物过敏有关者应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发感染时,选用抗生素。
1.抗组胺药 选用H1受体拮抗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4mg,3次/d,苯海拉明25mg,3次/d,亦可选用氯苯那敏(扑尔敏)20mg,苯海拉明50mg肌注。
2.非特异性脱敏药物 维生素C 1g静脉滴注,1次/d,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1次/d。这两种药物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而减少其渗透性,有一定的消炎、消肿作用。
3.抗生素 选用青霉素G钾(钠)盐,肌内注射20万~40万U,2~4 次/d;静脉滴注200万~1000万U,1次/d。
4.糖皮质激素 个别严重病例可选用泼尼松1.5~2.5mg/(kg·d)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5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直到体温正常,皮疹基本消失,才逐渐减量。
5.局部治疗 选用缓和对症,具有保护性,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皮损无渗出时,选用炉甘石洗剂,渗出明显时,用3%硼酸溶液或硫酸铜溶液湿敷,待皮疹消退,脱屑减少时,可用氧化锌油或复方尿素霜,以促进皮肤恢复正常。
6.加强护理 室内定期消毒,高热患者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不用药物降温,避免药物过敏。
(1)食物多样。每餐应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以及粗加工的主食。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用多种来源的淀粉或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尽可能少吃精加工食品,要限制糖的摄入。
(4)合理选择动物性食物。尽量多吃“白肉”(如鱼、禽类),少吃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
(5)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应选择适当的植物油并限制用量。
(6)限盐。限制腌制食物的摄入,同时控制烹调用盐和调料盐的食用。
(7)限酒。具体参考过量饮酒部分。
(8)防霉。注意防止食物腐烂及霉菌污染,不要食用已受细菌或霉菌污染的食物。
(9)防腐。用冷藏或其他适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烂的食物。
(10)限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11) 注意食物加工方法。不吃烧焦的食物,尽量少吃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或肉、腌肉及熏肉。
(12)营养补充剂的食用。对于遵循本建议的人来说,一般不必食用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