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10:45 来源:网友分享
饮食适宜:1、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2、宜多吃有利于降血糖和改善冠心病症状的食物;3、宜多吃水果蔬菜。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鱼类。鱼类除了可以调节血脂之外,能够使血中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时间延长,抗血栓形成。炖煮后食用。
橄榄油。橄榄油可以使血小板粘附性下降,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可以炒菜食用。
黑木耳。黑木耳当中的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凉拌或者煮汤食用。
饮食禁忌:1、忌高盐饮食;2、忌高脂肪饮食;3、忌食用动物内脏;4、忌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5、忌暴饮暴食。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大肥肉。大量、长期食用高脂食物油条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管腔变窄,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发作。肥肉也少吃为好。
辣椒。辣椒性味辛温燥烈,食用后经吸收进人血液,可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患者发病。生姜、大葱、大蒜、蜀椒等辛辣食物少吃为好。
蛋黄。蛋黄富含胆固醇,经常食用,可升高血浆中胆固醇,引起或加重冠心病。动物的脑子、骨髓、肝肌及其他内脏也少吃为好。
1、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强些,经常被描述为疼痛,可持续长达30min,偶尔将患者从睡眠中痛醒。
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下述特点,均提示发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的和持久的降低;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现静息型或夜间型心绞痛;胸痛放射至附近的或新的部位;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特征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常用的静息方法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治疗方法原来能控制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而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只能起暂时或不完全性的缓解作用。
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各个类型的发作特点详见后述。临床上,还应注意两种有特殊背景的心绞痛发作:
(1)冠脉搭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此类心绞痛已占发达国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20%左右,这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可能与静脉桥的通畅程度有关。
(2)冠脉介入术后复发的心绞痛:
多见于介入术后半年内,发生率20%左右,其机制是术后再狭窄。这类病人尽管临床表现与普通心绞痛相似,但病理生理机制和预后不同。这类病人由于主要是血管平滑肌增生而不是血栓形成引起的,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再次行介入术的并发症也不常见。但当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于介入术后6个月以上时,则应考虑可能又出现了新的活动性病变。
一、发病原因
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包括: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固定性狭窄(常在75%以上);②冠状动脉痉挛,如变异型心绞痛;③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先天畸形;④非冠状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甲亢、阵发性心动过速;⑤低血压、血液黏滞度增高或血流缓慢;⑥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严重的梗阻性冠心病,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即可诱发心肌缺血。血管收缩药的短暂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导致心肌氧供量减少,从而发生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动脉压力增高和(或)心动过速也可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由于冠心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对冠心病的积极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冠心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方面。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患病,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已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防止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
1、一级预防措施
包括两种情况:
(1)健康教育:
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合
(2)控制高危因素:
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温馨提示:
用硝酸甘油需注意: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1-2片,不能吞服。硝酸甘油片剂有效期为半年。含服硝酸甘油后需休息片刻才能站立,避免血压改变。硝酸甘油装入棕色瓶内避光,防止受热、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