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06:39 来源:网友分享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严重失眠;便秘;心血管异常;无名疼痛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即便是至爱亲朋),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
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1.遗传因素
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但这并非绝对因素,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2.生物化学因素
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进而引起患者一系列行为及言语的异常表现。另外,特定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绪的作用。
3.环境和应激因素
有些突发状况如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等都会促发抑郁症;另外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也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4.性格因素
悲观消极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等,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长期如此,患抑郁症的几率较高。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精神、压力等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1.心情低落
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对一切事物提不起兴趣,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患者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
患者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患者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自我评价过低
患者自我评价较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认为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4.性功能减退
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可有性感缺失。
5.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时入睡后会突然惊醒,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护理要点1:帮助抑郁症患者树立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
引导患者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多肯定自己的能力,树立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不要妄自菲薄。
护理要点2:正确指导抑郁症患者配合临床的治疗方案,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
正确指导患者按时定量的服用治疗药物,很多抑郁症患者会自行的减药或停药,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细心呵护患者,防止发生减药或停药的行为,以免造成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并且要将患者服药后的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临床的治疗方案。另外,要时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护理要点3:带领抑郁症患者多参加一些体育、文娱或社交活动。
坚持体育锻炼,多参加娱乐社交活动,可以使患者情绪适当的得到释放和舒缓,并且通过与人交谈倾诉的方式,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使心境轻松畅快,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