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红斑丘疹如何治疗 脂溢性皮炎如何预防

2018-07-15 06:33 来源:网友分享

一、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红斑丘疹的治疗方法介绍

  内服方:生地20克,何首乌(制)、火麻仁、桑葚、旱莲草、白蒺藜、白芍各10克,当归、丹参各8克,川芎、桑叶各6克。水煎2次,合并汁液,分3次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外洗方:白鲜皮、苦参、地肤子、百部、荆芥、防风、蛇床子、黄柏、土茯苓、花椒各15克。水煎2次,取混合液1000毫升,外洗头发,隔日1剂,连洗5剂。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血分蕴热,治疗首当凉血清热,同时应结合体质的偏盛偏衰,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药采用紫草凉血汤,紫草性味苦寒,入肝、心包经,功效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透疹,长于清理血分之热,生地、赤芍、丹皮、丹参凉血活血,金银花、连翘甘寒轻清之品,使血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生石膏清解肌热,黄芩苦寒清热除湿乃针对胃肠积热病因而设,淡竹叶甘淡性寒,清热利尿,使邪热从小便而出,全方共奏凉血清热除湿之功。

  ?西医治疗主要从局部解决皮肤瘙痒、灼热等症状缓解,具体药物有哈西奈德溶液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瘙痒和血管收缩作用,其基质为聚乙二醇,渗透性好,且溶液剂型,便于头皮毛发部位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也是就我们常说的皮炎平的红色装,它是一个高效、耐受性良好的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也可以抑制中波紫外线(UVB)引起的红斑,但其中含有激素,要遵医嘱安全使用。另外注意哈西奈德溶液、糠酸莫米松乳膏均为高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长期大量使用易导致激素性依赖性皮炎,只宜短期少量使用。本组病例均只用1周,故未发生激素的副作用。

二、脂溢性皮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

  第二,药物内服治疗。可用维生素B6、B2或复合维生素B,烟酰胺等。瘙痒剧烈可用止痒镇静剂如抗组胺药,炎症明显或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第三,外用疗法以去脂、杀菌、消炎、止痒为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有参肤霜、脂平消、脂溢康、硫磺、雷锁辛、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咪唑类等,可按不同部位不同发病情况选用不同剂型。

  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3、需耐心坚持治疗,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4、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

三、脂溢性皮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对患者自身的美观以及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脂溢性皮炎一般是发生于头皮部位,一般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脂溢性皮炎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

  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3、需耐心坚持用中药治疗,例如,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4、吃一些含维生素A、B2、B6、E的食物:因维生素A、B2、B6对脂肪的分-泌有调节和抑制-作用。维生素E有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胡萝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

  预后:脂溢性皮炎临床上变化多端,有的进展缓慢,反复发作。有的可局限于头部。有的分布于其他部位或全身,由于瘙痒、搔抓可造成红皮病、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等。亦有处理不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四、脂溢性皮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1、头皮开始为小片状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圆形斑片,可伴有渗出和厚痂或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的厚痂,伴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或油腻性白色鳞屑及痂皮。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脱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眼睑受累呈睑缘炎,严重者可呈糜烂性溃疡,愈后遗留瘢痕。耳后有糜烂、潮红和皲裂,可为单侧或双侧,多见于女孩及青年女性,脂溢性外耳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3、胡须,多见于中年男性,毛囊口轻度红肿,有小的浅褐色结痂,常称“须疮”,顽固难治。有的表现为毛囊口脓疱并有油腻性鳞屑,基底周围鲜红,引起毛囊破坏与瘢痕形成。亦可有头皮及耻骨同时累及。

  4、躯干,常见于2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前胸和肩胛骨间,开始为小的红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逐渐形成经过中,中心可治愈形成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鳞屑的环状斑片。另一种玫瑰糠疹样的脂溢性皮炎,为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暗红色斑片,只有细小边缘性鳞屑,边界明显,中心痊愈,形成环状损害。

  5、皱褶部,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窝,多见于30~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如播散性摩擦性红斑样裂隙、肿胀。由于局部多汗,易继发感染,或不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展。生殖器被累及时,可形成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及皮肤剥脱,呈现亚急性湿疹样或慢性苔藓样红斑如银屑病样表现,无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特征。

  6、四肢,四肢的伸侧较屈侧多见,表现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块,由于搔抓、可形成糜烂而似湿疹。

  7、婴儿脂溢性皮炎,出生后2~10周婴儿,头皮、前额、耳、眉、鼻颊沟及皱褶等处出现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覆有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并有黏着油腻性黄痂,间有糜烂渗出,炎症比较显著,对称发生,微痒,一般患儿可在3周到2个月内痊愈。若持续不愈,常与婴儿异位性皮炎并发,也可继发细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婴儿无成人的毛囊损害与皮脂溢出。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