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0:12 来源:网友分享
寻常疣的俗称“瘊子”,中医称“千日疮”。寻常疣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表皮内新生物。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好发于手背、指背,足缘及甲周等部位。有时只有一个母疣,有时因自我接种感染而突然增多。其病变为皮肤上有针尖大小到豆粒大小圆形或多角形肉样小结节,表面有许多肉刺样丝状突起,干燥而粗糙。摸时较硬,稍有压痛,这就是寻常疣。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上突出的病变,又称青年扁平疣。表面多扁平光滑,无明显不适,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等处。扁平疣不治,将会传染给家人及其他人;扁平疣好发于颜面部等裸露部位,会发生皮损等,严重影响美观;除此之外,严重的可导致癌变。
扁平疣与寻常疣的不同在于,扁平疣是一种皮肤赘生物,而寻常疣是一种皮肤的良性肿瘤,不管是扁平疣还是寻常疣,都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所以要及早地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1、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
2、皮损为帽针状至绿豆或稍大的扁平光滑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质硬,正常皮色或淡褐色。
3、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
起病较突然。皮损为正常皮目较多,常散在或密集分布,可因搔抓而自体接种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病程呈慢性,可自行消退,消退前搔抓明显,愈后不留痕迹。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亦常见于成人。常对称性发于颜面(颊、颞、额、颏部)、手背及前臂等部。表现为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帽针头至扁豆大小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散在或密集,亦可融合成小片状,可因抓痕呈串珠样排列(同形反应)(图1~3)。无自觉症状,常在消退前出现瘙痒。病程缓慢,可持续3~4年不愈,有自限性,1~2年可自愈。
1.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继续发育呈乳头瘤样增殖,摩擦或撞击易于出血。
2.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3.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4.多发生于青少年,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5.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于局部压迫、摩擦,表面形成黄色胼胝状,如以小刀削去此层,即可见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常有散在小黑点。
6.发生在甲缘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待侵及皮肤时才出现典型赘疣状损害。若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导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
7.消退前征兆:突然瘙痒,疣基底部发生红肿,损害突然变大,趋于不稳定状态,或个别疣可消退或有细小的新疣发生。
医学研究发现寻常疣常病发于手指手背,足部,有可能会延长到手臂,小腿,颈及前臂;还会发于面部,非常影响外在形象,严重者会造成毁容,这是患者应当引起重视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下,寻常疣也可能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阴部,发病比较少见。
1、寻常疣发生在手部俗称“鸡眼”,发病的手指上会突然感觉骚痒,用手抓够之后会出现针尖大的水泡,会加重痒感。如果不小心挤破后会流出无色液体,表面较光滑,大多与表皮相平或稍隆起,会有淡黄色或深黄色出现,有点透明状,尖端呈楔形嵌入真皮部位,旗下可见一层灰白色薄膜即鸡眼滑囊。
2、寻常疣发生于足部被称为跖疣,相对少见,主要是由于足部与鞋的摩擦加上长时间的足底受力引起的,会有比较厚的角质层,一般呈黄豆大小的角质增生,略高于皮肤表面,表面粗糙但是中间有凹陷下去。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会通过自身接种传染。
3、发生在脸部的常叫丝状疣,常病发于女性患者,属于瘊子病中的一种,它与其它瘊子症状分型一样,是由于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发病。特别是常感染到脸上、脖子上,并且具有传染性,大范围传染后会引起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