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愈率是多少 这种疾病怎样治疗效果好

2018-08-13 08:31 来源:网友分享

一、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多高的治愈率

  血小板减少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很多患者还是非常关心患上血小板减少之后能不能治好,其实决定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对于患者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及早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愈率是多少

  专家说血小板减少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血小板减少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血小板减少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于得了血小板减少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

  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早期血小板减少主张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其中以化疗为主,有条件者亦可做骨髓移植,化疗是骨髓移植前的必要步骤,另外,化疗药物有一定毒性,对正常细胞亦会造成损伤,可合并中药治疗以减毒增效。

  早期血小板减少能治好吗,还与病人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血小板减少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血小板减少患者膳食结构要合理,以保证营养摄入。不过要想血小板减少彻底治疗康复,必须找到合适的骨髓做移植,康复时间1个月左右。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一定要重视疾病,不要过于担心自己能不能治好,积极的治疗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还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才能够更快的控制疾病。

二、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前认为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不明确。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前通常有病毒感染史。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 1)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①物理、化学因素。②骨髓浸润性疾病。③造血干细胞病变。④感染性疾病。⑤血小板生成调控紊乱。⑥遗传性疾病。2)血小板无效生成 见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耗过多 1)免疫性破坏 ①药物相关抗体。②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③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④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2)非免疫性破坏 血管炎、动脉插管、体外循环等。3)血小板消耗过多 主要见于血栓性微血管病。

  (3)血小板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导致的脾大。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各种病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降低。

三、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1)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牙龈,口腔可有血疱。

  (2)慢性型 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或止血带以下部位多见。可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有原发病表现或发病前有某种致病因素接触史,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口腔血疱等。严重者会发生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小板消耗性减少 引起皮肤、黏膜、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有颅内出血。

  (2)红细胞损伤 红细胞受机械性损伤而破碎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黄疸或伴脾大。

  (3)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的特点为变化不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紊乱,眩晕、头痛、惊厥、言语不清、知觉障碍、精神紊乱、嗜睡甚至昏迷。部分可出现脑神经麻痹、轻瘫或偏瘫,但常于数小时内恢复。

  (4)肾血管广泛受累 肾血管广泛受累时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重者可发生氮质血症和急性肾衰竭。

  (5)发热 可见于不同时期。

  (6)如心肌、肺、腹腔内脏器官微血管受累 均可引起相应

四、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治疗方法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9/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30)×109/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9/L者通常应予治疗。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1)初始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②重度患者可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2)二线治疗 ①可供选择的二线治疗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长春生物碱、吗替麦考酚酯、CD20单克隆抗体等。②脾切除术。③国外可使用抗Rh(D)免疫球蛋白。④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主要针对原发病。出血严重时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症状,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大多有效,部分患者可行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服药物,出血可自行好转。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一般在感染控制后2~6周血小板可恢复正常,感染引起骨髓抑制者病程迁延较长。对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可采取照射或手术切除治疗。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为首选的主要治疗方法。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