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10:22 来源:网友分享
如果尿结石不大,直径小于1厘米,无尿路感染或梗阻现象,肾功能尚好者,可试行不开刀的方式治疗,包括多饮水、多活动,以及服用有利于结石排出的中药,如中草药排石冲剂,也可采用方剂煎服。
但是对于结石较大,估计难以自行排出者,可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这是一种利用水下高压放电引起水的爆炸性气化,释放巨大能量,于是水中产生超声速的冲击波。这种强大的冲击波经过聚焦,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瞄准人体内的尿结石,将结石粉碎,然后碎石随尿液排出。
对于尿结石的治疗一定要早期,如果不及时对尿结石进行治疗,尿结石会直接影响肾脏的功能,大家都知道,由于肾脏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尿液,排除肌体内的有毒物质,因此,如果任凭结石发展,最后可能会发展为肾脏功能衰竭,即常说的尿毒症。其次,输尿管结石如果堵塞输尿管后,肾脏内的尿液不能顺利排出,就会导致肾脏积水,尿液长期积存在肾脏内,就像一潭死水,很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出现病情危重的尿毒症,甚至夺取患者的生命。
一、局部损伤:
小的结石,可以在尿路内自由活动,容易磨伤尿路粘膜引起出血、肾绞痛,但是这种局部损伤还是比较轻的。大的比较固定的或鹿角性的尿结石,虽然疼痛并不厉害,但可长期压迫尿路粘膜,使上皮脱落、组织溃疡,以至结石与输尿管管壁形成粘连,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癌变。
二、尿路梗阻:
肾、输尿管结石最容易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和输尿管部位停留,引起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积水,肾脏积水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肾积水。肾积水时,肾脏实质受到挤压,影响肾功能,如果肾积水长期没有解决,可使整个肾脏功能丧失功能。要是双侧尿路都有梗阻的话,就会导致尿毒症。
三、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长并发细菌感染,肾积水继法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威胁人的生命。另外,尿路感染又促进结石的形成,使原有的结石迅速增加。
第一类: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如炎热的地区可因出汗多导致尿液浓度升高,水质中钙质成分的增加使尿道结石更易于形成。
2)社会条件。动物蛋白摄入过高使儿童膀胱结石较多,水果、蔬菜丰富的地区草酸盐类结石增多,生活物质丰富使上尿道结石增多,非洲少数贫困地区膀胱结石多见。
第二类:个体因素
1)遗传因素。有些常染色体遗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先天性酶缺欠等都是与结石形成关系密切的一些遗传疾病,结实病患者的家族中结实病发病率高于非结石病患者家族。
2)疾病。一些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卧床,溶骨性骨肿瘤,等等都有诱发尿道结石形成的可能。
3)代谢异常。除一些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代谢异常外,还有一些原因不十分清楚的代谢异常,如特发性高尿钙,特发性高尿酸等。
4)饮食习惯和机体的适应能力。不喜欢喝水的人结石发生率升高,多食乳品增加钙的吸收多食肉类使尿中尿酸增多,大量食用菠菜可增加尿中草酸的排量,都有增大结石形成的因素的可能,有的人群长期离开自己的原生地,部分人增加了结石病发病的机会。
5)药物。维生素D中毒,大量口服维生素C(可转变为草酸)等均可发生结石(长期服用)。
第三类:尿路因素
患前列腺肥大患者引起尿路通畅度下降,残尿量增加,膀胱结石生成机会增大,输尿管先天狭窄致肾盂积水易成结石,同时结石梗阻尿路又使尿道结石生长加快,尿道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
1、膀胱刺激症: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这可能因为输尿管下端肌肉与膀胱三角区肌肉相连并直接附着于后尿道所致。
2、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往往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在绞痛不明显的患者,这些胃肠道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3、疼痛:
疼痛尿结石的症状中最常见的,约9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这些患者约一半表现为剧烈的绞痛,另一半呈向腰部或上腹部的钝痛。
绞痛发作时,起病可以很突然,数分钟内就痛得不能忍耐,烦躁不安,在床上翻滚,不能安静平卧。疼痛沿输尿管途径向下放射至耻骨上、腹股沟及会阴部。
绞痛发作可能短暂、阵发,或持续几小时后突然中止,但疼痛可持续数日。
4、血尿:一般表现为镜下血尿,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