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要治疗多久 如何治疗狼疮性肾炎

2018-08-14 08:12 来源:网友分享

一、狼疮性肾炎病因及表现

  狼疮性肾炎SLE是一种多因素包括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等参与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上述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后者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伴有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这是SLE多组织、器官损伤的共同机制。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②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③局部补体激活;④自身抗体的直接作用;⑤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

  临床表现为:

  1.全身表现间断发热,颧部红斑(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

  2.肾脏表现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水肿、腰酸或高血压,即肾炎样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即肾病综合征样表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急剧减退,呈急进性肾炎表现;肾间质病变;慢性肾衰竭。

二、狼疮性肾炎诊断方法

  对于SLE诊断明确的患者,如果存在下面叙述肾脏受累表现,即可诊断狼疮性肾炎。如下为狼疮性肾炎诊断结果:

  1.病理学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狼疮性肾炎病理学分类共6型,从I型至VI型,预后依次由好到差。

  I型:正常或微小病变型;

  II型:系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III型:局灶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IV型: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V型:膜性狼疮性肾炎;VI型:硬化性狼疮性肾炎。

  2.狼疮性肾炎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标

  (1)肾小球细胞增殖性改变;

  (2)纤维素性坏死和细胞核溶解;

  (3)细胞性新月体;

  (4)白金耳现象和玻璃样血栓;

  (5)肾小球中性粒细胞浸润;

  (6)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

  3.慢性化指标

  (1)肾小球硬化;

  (2)纤维性新月体;

  (3)肾小管萎缩;

  (4)肾间质纤维化。

三、狼疮性肾炎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2.轻型SLE及狼疮性肾炎靶器官功能正常或稳定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疟药,可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3.重型SLE及狼疮性肾炎重要靶器官出现明显损伤者,肾小球肾炎持续不缓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急性危及生命的重型狼疮患者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0.5~1.0g/d)。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

  4.终末期的治疗终末期狼疮性肾炎按慢性肾衰处理。

四、狼疮性肾炎预防方法

  狼疮性肾炎的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遗传倾向:系统性红斑狼疮近亲发病率高达5%~12%,同卵孪生发病率高达69%,女性多发,提示雌激素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有关。

  2.对于有自身免疫病患者应当高度警惕,一旦患病就应想到是否有自身免疫病,一旦患病,则应积极治疗,防止狼疮性肾炎的发生。主要病毒感染,由于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

  3.我们应积极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这样的"小病",决不能掉以轻心。注意药物毒性,与红斑狼疮有关的药物有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甲基多巴、奎尼丁等,尤以前二者为常见。因此对于有狼疮遗传学基础的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到这些药物可能诱发狼疮。

  4.避免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加重红斑狼疮性肾炎病情较为常见。因为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而使抗原性增强,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因此,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长时间曝晒,以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造成的肾损害。

  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狼疮性肾炎的预防措施应该清楚了吧,以上内容讲述的是狼疮性肾炎的预防措施,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远离狼疮性肾炎,人们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祝您健康。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泌尿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