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上长疖子的原因 长疖子怎么消肿

2018-09-06 06:53 来源:网友分享

一、孩子长疖子的病因有哪些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肛门生殖器部位的复发性疖可继发于厌氧菌感染。5%为无菌性,由异物反应所致,如囊肿破裂。青少年易发。易感因素包括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肥胖、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

  孩子在夏天疖肿多发,有3个原因:

  一是夏天气温增高,孩子新陈代谢增强,代谢物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堵塞毛孔。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化脓性感染。汗液中正好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酸,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因此,出汗后如果未及时清洗、更换衣服,或者穿了不透汗的化纤类衣服,都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感染。

  二是幼儿在夏天睡眠偏少、食欲下降、心烦气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也助长了细菌繁殖,极易导致皮肤感染。

  三是幼儿夏天摄入大量的含糖饮料或瓜果。这会使血糖升高,影响白细胞杀菌的能力,也容易招致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

二、疖子疾病的诊断

  疖的炎症侵润较深而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中央有脓栓。依据临床表现,本病易于诊断。如有发热等全身反应,应作白细胞计数或血常规检查。疖病病人还应检查血糖和尿糖,作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疖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痈:表面有多个蜂窝状脓栓,局部红肿更为显著,疼痛剧烈,全身症状明显。

  2.痱疖:亦称假性疖病,系汗腺化脓性感染,常与红痱同时存在。好发于小儿头皮等部位,似疖肿,但无脓栓,侵润比较局限,且局部疼痛与周围炎症均不如疖明显。

  3.皮脂囊肿(俗称粉瘤)并发感染。

  4.痤疮伴有轻度感染:痤疮病变小并且顶端有点凝脂。

  由于疖子有的生长在面部,不但不好看,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化脓,很疼,于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疖子成熟后,只要用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专家提醒说,其实长疖子尤其头面部疖子挤脓是十分危险的动作,万万使不得。因为头面部血管直接与颅脑相通,且血管本身无静脉瓣。当外力压迫时,血液可逆流入脑,挤疖子时,细菌可随血液进入颅内,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和海绵窦栓塞。尤其是鼻根至双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必须严禁挤压,正确的做法是请医生及时排脓,然后经过几次引流、换药,便可好转痊愈。

三、孩子得了疖子怎么治疗

  1. 用藿香正气水挤在儿童沐浴液或洗发水中,为儿童洗澡洗头,每天洗澡都要放藿香正气水,这是用来避免长痱子而再毛囊发炎;

  2. 晚上睡觉前用儿童碘酒搽疖子部位,再用鱼石脂膏涂于疖子表面,用医用纱布包扎好,纱布不用搞得太后,避免儿童觉得太闷,会用手去扯。最重要的是鱼石脂膏内有石蜡有毒,必须在晚上使用,避免儿童白天用手触摸后揉眼睛或摸嘴巴等。鱼石脂膏是用于消毒防腐及消肿的作用,其实我感觉鱼石脂膏更像是将疖子促成快速化脓并有效防腐的作用。有的小疖子刚长也许就吸收掉就消了,刚长的大疖子有时候会敷三天左右才会化脓,一旦化脓后也就差不多三天就结痂好了。有的长了挺久的疖子,刚涂一天就会化脓。

  3.在疖子没有化脓之前,白天用百多邦涂于疖子表面;白天定期用碘酒消毒也可。因为儿童白天玩耍出汗比较多,容易感染毛囊,白天用百多邦和碘酒可以有效避免毛囊再次感染。

  4.疖子化脓后,鱼石脂膏晚上依然使用,白天就用碘酒消毒;如果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请幼儿园的老师定时帮他搽碘酒,特别是大汗后。

  5.这样疖子就逐渐后了,但藿香正气水仍然要持续使用避免长痱子。

四、脸上长火疖子如何消肿

  疖子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其特点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1、早期促使炎症消退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2、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3、抗菌治疗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4、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以上我们对于火疖子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当身边出现有人长火疖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些建议,前期家里的护理可以采用热敷后用些中药膏来处理,比如鱼石脂软膏,当然如果已经是化脓成熟,建议采用针头等方式去脓后再用药,避免脓液扩散难以消除和长期留下痕迹。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