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病因有哪些 哮喘怎么治

2018-09-20 09:08 来源:网友分享

一、哮喘的病理

  1、由激烈运动而引起的哮喘称为运动性哮喘,主要发生在有哮喘史的病人身上。

  2、运动性哮喘患者有哪些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剧烈运动开始后6~10分钟待运动停止后2~10分钟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明显的哮鸣音。

  3、运动性哮喘是指经过一定活动量的运动后出现的急性、暂时性气道痉挛,大小气道发生堵塞,引起咳嗽、胸闷、憋气及喘息等症状。这个类型的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群,预防运动性哮喘主要应避免剧烈、长时间运动,并可配合药物预防。

  4、运动性哮喘主要发生在原有哮喘病的患者身上,健康人群较少发生,该类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引发哮喘,发作的轻重程度差别较大。一般认为,哮喘患者在运动后哮喘急性发作,与运动不当有关系,如在寒冷的水中游泳,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项目过于刺激,都容易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发生哮喘。这可能与在运动中患者呼吸过快过深有关,气道在剧烈呼吸下湿度降低、气道温度降低,刺激气道平滑肌发生痉挛。

  5、运动性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性和儿童发病率较高。一般在持续剧烈运动后5~10分钟发生,持续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较短时间的运动,及太极拳、散步等轻体力运动不能诱发哮喘。可以在运动前应用酮替芬、色甘酸钠等药物预防。

二、哮喘的分布

  1、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这提示本病与城市化有一定关系。在其它类型的过敏性疾病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这提示伴随城市化而来的致病因素,其影响是遍及全身的。

  2、时间分布

  在过去30年间,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一直在增高,目前似乎已趋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提示人群的哮喘患病率可能存在上限,这个上限或许反映的是哮喘易感基因的携带率。

  3、人群分布

  哮喘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儿童高于青壮年,3岁左右出现一个发病高峰;老年人群再次出现增高趋势。14岁以前,男女患病比例大概是2:1,成年期之后女性患病率反而高于男性。

  在一个家族中,后出生者的患病率较先出生者的低。

  约4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亲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越高;先证者病情越重,亲属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黑人和波多黎各人似乎更易得病。

  在中国哮喘患病率的地区差异性较大,各地患病率约1%~13%不等,近年上海、广州、西安等地抽样调查结果,哮喘的患病率约1%~5%。全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13~14岁学生的哮喘发病率为3~5%,而成年人患病率约1%。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三、哮喘的症状

  1、疾病症状

  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很多哮喘患者在确诊之前常常经历很长时间的误诊过程,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由于错误的诊断导致治疗方案的错误,不仅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付出也白白浪费掉。并且他们会经常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对哮喘病没有治疗作用,反复使用容易造成耐药。当然合并细菌感染时,抗生素会有效。

  2、疾病危害

  哮喘患者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时可能致命。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对日常工作及日常生活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误工、误学,导致活动、运动受限,使生命质量下降,并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对家人的生活发生负面影响。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四、哮喘的医治

  一)一般方式

  过去的治疗方式:发作—治疗—缓解—停治—再发作的旧模式。

  现在的治疗模式:发作—治疗—缓解—继续治疗—减药—长期控制的新模式。为了配合这一治疗方式,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推出了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通过辨证论治理论,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方案,主要通过针灸、拔罐、熏蒸、中药敷贴等多种手法相结合治疗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长久的御病能力,彻底消除气道内的炎症,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二)避免诱因

  过去认为避免接触诱因是治疗手段之一,新近的观点则认为如果接触诱因之后可以引发哮喘发作,说明患者的哮喘控制不良,需要加强控制发作药(controller)的剂量,而不是让患者避免接触该种诱因。某些特殊的情况另当别论:

  1、尽量避免所有类型的β阻滞药,包括选择性β2阻滞药、β阻滞药的外用制剂等。

  2、对于职业性哮喘,在症状出现后的头6个月内,如能彻底避免暴露职业性因素,甚至有望完全康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