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传染人吗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2018-10-03 10:32 来源:网友分享

一、结核病会传染吗

  结核病这个是属于一个传染病的。这种疾病的话,主要是经过呼吸道传播为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这种病如果在急性期是需要住院进行治疗的。如果你长期和她生活在一起,是有传染性的。建议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要戴口罩。最好是不能在一起的。

  有了传染源,就必须有传染途径才能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具体行为表现为:

  1、结核病人咳嗽

  2、结核病人打喷嚏

  3、结核病人大声说话

  4、与结核病人唾液交换等

  在这几种情形下,结核病人会吧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散发到空气中,而健康的人在正常呼吸时,吸入带有结核菌的痰沫,就会在不经意间被感染。

  除此之外,结核病的传染程度大小,主要受结合病人的排菌量大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与结合病人接触程度多少等因素的影响。

二、结核病的诊断方式有几种

  (1) 痰涂片镜检法是全世界的结核病实验室外都在使用的最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简单、快速和价廉,当天出结果,但无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5000-10000条菌/ml才能够得到阳性结果;特异性差,各种抗酸杆菌均可着色,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有关这一方法的改进研究和评价很多,但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2) 痰结核菌常规培养法:是鉴定死菌活菌的可靠方法,被誉为“黄金标准”。缺点是时间长,需求周才能报出结果,且敏感性低,涂片阳性标本只有约80%培养阳性;特异性差,各种分枝杆菌均可生长,需结合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

  (3) 药物敏感性试验:用于鉴定结核菌对抗菌素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水平。这项试验通常是在痰结核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故需时更长。

  (4)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是根据不同分枝杆菌的理化特性,以生物化学的方法为主。可以精确地鉴定分枝杆菌的不同菌种,但操作复杂,且个别试验使用的药品,有一定的危险性。

  (5) 痰结核菌快速培养系统: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痰结核菌快速培养、药敏系统。该方法将阳性检出时间较L-J法明显缩短,从常规培养的8周缩短到3-14d,且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发展。主要问题是仪器与试剂的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

三、结核病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结核病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一、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二、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五、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要想彻底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

四、结核病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结核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因此,控制空气的污染是防止结核病的关键。主要采取下列措施预防:

  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最好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引用。

  1、做一次彻底的消毒。根据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耐湿热的特点,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或用紫外线灯消毒两小时。此外,也可用来苏水等消毒液消毒。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2、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二、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

  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播散。健康检查应结合当地的结核病疫情1-2年进行一次。在农村还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及自觉体征等配合肺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三、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牛型结核菌在特种(含牛胆汁)培养基中多代移种后,成对人体无害而能产生免疫力的活菌苗。为正确查明是否需要接种,一般均在接种前做结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才接种。但过敏反应对身体并无多大影响,在结核病感染率很低的地区,可以免做结核菌素试验而直接接种卡介苗。接种6-8周后结素试验抗体转阳性,则表示人体已经产生免疫力;如试验仍为阴性,则表示接种没有成功,需要再次接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