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可以用什么药 放射性肺炎的病因是什么

2018-10-10 07:24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药可以治疗放射性肺炎

  1)吸氧、化痰、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急性渗出,减轻病变部位的炎性反应及间质水肿,有效缓解弥散功能障碍。一般每天应用甲泼尼龙40-80mg,连续应用10-14天,如病情控制满意,逐步缓慢减量,2-3个月后停用,病情严重者减量更需缓慢,部分病人甚至应用4-6个月方能完全停用激素。

  3)抗生素的应用:单纯放射性肺炎一般不主张应用抗生素,但由于肺组织渗出增加,气道排痰不畅,且肿瘤病人放化疗后抵抗力较弱,易于合并感染,此时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不宜长期应用,以免诱发真菌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如果没有明确感染征象,一般应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抗生素即可,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已经控制了局部炎症渗出后即可停用,通常应用5-7天即可。

  4)抗氧化剂的应用:尽管尚没有明确的证据,根据动物实验等结果,应用抗氧化剂能够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减轻肺损伤程度。可以考虑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或氨溴索等含巯基的祛痰药物,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程度,促进恢复。

  5)病情严重者可以考虑气管切开正压呼吸。

二、放射性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放射面积,放射量,放射速度和放射的方法均有密切关系,一般在5周内放射量阈值在25Gy的常规照射量较为安全,放射剂量在6周内20Gy极少产生放射性肺炎,在相同时间内,剂量超过4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达100%,放射量超过60Gy,可引起严重肺损伤,放射量越大,发生率越高,肺的损伤越严重,以同样大的剂量作大面积照射治疗引起的肺组织损伤远较肺局部照射为严重,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其他影响因素如个体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肺部的原有疾病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性疾病等或第2次放射性照射均易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甲状腺癌,咽喉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包括频繁的CT检查也可以引起肺损伤,产生放射性肺炎,老人和小孩对放射性治疗的耐受性差,化学疗法所用药物(如博来霉素)引起的肺毒性可能加重放射性肺的损害。

  (二)发病机制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放射性炎症改变和慢性纤维化病变,急性炎症改变多发生在放射治疗后1~2个月,亦可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6个月,主要表现为肺毛细血管,小动脉充血,扩张和栓塞,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细胞肿胀,Ⅱ型肺泡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增加,淋巴管扩张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肺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急性可自行消散,也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慢性阶段的肺组织变化为广泛肺泡纤维化,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萎缩,血管内壁增厚,玻璃样变和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致使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和肺动脉压力增高,若继发肺部感染可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诱因。

三、放射性肺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放射性肺炎的典型症状

  干性咳嗽 肺纤维化 低热 高热 胸痛

  轻者无症状,可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咳嗽,多数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别在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加剧,伴有气急,心悸和胸痛,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体温高达40℃,放射性损伤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疼痛,放射性食管炎可产生吞咽困难,随肺纤维化加剧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状加重,出现发绀。

  体检可发现胸部放射局部的皮肤萎缩变硬,多数肺部无阳性体征,肺内纤维化广泛时呈端坐呼吸,呼吸音普遍减弱,可闻及捻发音或爆裂音(crepitant rales or crackles),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干,湿Up音,偶有胸膜摩擦音,伴发肺源性心脏病则可出现颈静脉充盈,肝大及压痛,全身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由于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肺顺应性下降,肺活量,肺总量,残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减少,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通气/血流比例降低,气体弥散障碍,导致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可早期发现本病,往往早于胸片的发现。

四、放射性肺炎的检查有哪些

  放射性肺炎需做的检查项目

  胸部平片 肺功能检查 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V/Q)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血常规

  实验室检查可有轻度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X线表现多数于停止放射治疗1~3个月后出现,肺部始有异常表现,急性期在照射肺野出现片状或融合成大片,致密的模糊阴影,照射范围呈毛玻璃样表现,其间隐约可见网状阴影,与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极相似,慢性期产生肺纤维化,呈网状,条索状或团块状收缩阴影,主要分布于肺门或纵隔两侧及其他放射肺野,由于肺纤维收缩,气管,心脏移向病侧,同侧膈膜抬高,正常肺组织产生代偿性肺气肿,发生肺动脉高压时,表现为右肺下动脉横径增厚,肺动脉段突出或右心肥大,常伴胸膜腔积液征,偶见自发性气胸。

  肺功能改变:肺放射性肺炎和纤维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减低,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和弥散功能减低,导致缺氧,有时胸片尚未发现异常,而肺功能检查已显示变化。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