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症状有哪些 如何预防非典

2018-11-13 08:05 来源:网友分享

一、非典临床表现是什么

  非典也叫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即SA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或是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7.5℃,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二、非典是怎么治好的

  SARS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SARS的治疗仍以对症支持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尚缺乏针对病因SARS-CoV的特异性治疗。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早期给予鼻导管吸氧,维持稳定的动脉血氧饱和度>93%.对发热、咳嗽等症状予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减轻肺的渗出、损伤,防止或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主要用于有严重中毒症状、明显呼吸困难、休克、ARDS等患者。可使用40-240mg/d甲基泼尼松龙,具体剂量根据病情调整。长期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很多SARS病人因为大量用激素,命保住了,却在数年后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的副作用。

  呼吸支持治疗

  对重症SAR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包括经鼻管或面罩吸氧、无创或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等对SARS无明显治疗效果。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抗细菌治疗:早期可做经验性用药。明确诊断后,若无细菌感染则不用,若继发了细菌感染,则应根据病原选择有效抗生素。

三、非典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一般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若淋巴细胞计数<0.9×109/L,对诊断的提示意义较大;若淋巴细胞计数介于(0.9~1.2)×109/L,对诊断的提示仅为可疑];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

  2、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常于发病早期即见CD4+、CD8+细胞计数降低,二者比值正常或降低。

  胸部影像检查

  病变初期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少数为肺实变影。阴影常为多发或/和双侧改变,并于发病过程中呈进展趋势,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当肺部病变处于早期阶段,阴影小或淡薄,或其位置与心影和/或大血管影重合时,X线胸片可能难以发现。故如果早期X线胸片阴性,尚需第1~2天动态复查。若有条件,可安排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病变或与心影和/或大血管影重合的病变。

  必须定期进行胸部X线影像学复查,以观察肺部病变的动脉变化情况。

  特异性病原学检测

  1、SARS-Co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发病10天后采用IFA,在患者血清内可以检测到SARS-CoV的特异性抗体(若采用ELISA,则在发病21天后)。从进展期到恢复期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首份血清标本需尽早采集。

  2、SARS-CoV RNA检测

  准确的SARS-CoV RNA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意义。采用RT-PCR方法,在排除污染及技术问题的情况下,从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粪便等人体标本中检出SARS-CoV的 RNA,尤其是多次、多种标本和多种试剂盒检测SARS-CoV RNA阳性,对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支持意义。

  3、其他早期诊断方法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鼻咽或气道脱落细胞中SARS-CoV特异性结构蛋白检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检测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如何预防非典

  1.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我国已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法定传染病乙类首位,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管理。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隔离治疗患者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3)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对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如条件许可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量体温。

  2.切断传播途径

  (1)社区综合性预防减少大型群众性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排除住宅建筑污水排放系统淤阻隐患。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腔,且事后应洗手;确保住所或活动场所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应注意戴口罩。

  (3)医院应设立发热门诊,建立本病的专门通道。

  3.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足够的睡眠以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抵抗能力。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