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虫的症状 肚子有蛔虫怎么治

2018-11-28 06:41 来源:网友分享

一、成人如果肚子里有虫会有什么症状

  1、指甲里可能会有白色蛔虫卵。指甲隐约可见淡白色圆形白斑,边缘不整齐。

  2、可能会有肚子痛的感觉。腹痛阵阵发作,位于脐周或上腹部,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常可自行缓解,痛时喜揉按腹部,无压痛亦无腹肌紧张。疼痛停止后玩耍进食如常。腹痛常发生在清晨。腹痛星游走性,触之有索状物。聚敏无常。

  3、轻泻或便秘。有时可吐出或便出蛔虫。有阵发性腹冯的症状。大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食物并排出蛔。大便化验找到蛔虫卵。

  4、肛门有痒的感觉。

  5、有可能经常感觉到肚子会饿,但吃再多食物也不会胖。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身体消受,脸色蜡黄。

  6、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现象;

  7、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症。

二、小孩子有蛔虫的表现

  症状表现一,消化道表现

  医生称,如果小孩子的肚子里的蛔虫的话,这个时候,会有消化道的症状。一般,小孩子的肚子里的蛔虫,会让孩子出现了食欲大大下降的趋势,而且也会在生活中,让孩子经常出现了肚子疼的表现。这个就是孩子的肚子里有蛔虫的现象。因为蛔虫,可以在肠道里影响了食物的走向,或者是流动,促进了孩子的食欲的下降等。而因为蛔虫在肚子里要运动,所以,也会引起了孩子的肚子绞痛等现象。

  症状表现二,腹痛的部位

  孩子肚子里有蛔虫的话,会让孩子的肚子有疼痛感,这种时候,可能会集中在孩子的肚脐眼处,或者是孩子的上腹部处,当然,这种疼痛感,也是无定时,反复发作的,持续的时间也不定,有时候,可能是一下子,有时候,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般孩子的腹痛现象,会自行就消失。痛的时候,孩子喜欢揉自己的肚子,但是没有任何的压力下的疼痛感,或者是腹肌的紧张感。

  症状表现三,小孩子有偏食

  如果肚子里有蛔虫的话,孩子也会出现偏食的现象,这个偏食其实是指孩子可能会出现了喜欢特别的某种食物等。例如,孩子可能会吃铁,土,或者是头发等。这些就会引起了孩子的恶心,呕吐,以及轻泻或者是便秘等行为。这全是因为蛔虫在肚子里的行为造成的。

  孩子肚子里之所以有蛔虫,就是因为其给孩子喂养的时候,食物卫生不是太好造成的。因此,也要建议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做好食物的卫生和安全,也不要常带孩子在外面用餐,尤其是路边摊,会增加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出现的机率。

三、肚子有蛔虫哪里会疼

  蛔虫病会引起患者的腹部出现疼痛,这种痛感一般集中在肚脐周围以及上腹部,在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疼痛难忍,但是一旦痛感消失,患者的身体就会恢复如常。

  这种痛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常常在清晨的时候发生,所以如果患者感觉自己有这种症状,一定不能够疏忽大意,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要尽早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病情,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蛔虫痛的注意事项也非常多。对于这种疾病患者,除了服用打虫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平时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以尽量的减轻肠胃的负担,对于促进病情的恢复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千万不要吃油腻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治疗的效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引起肠胃问题。由于蛔虫病非常容易复发,所以患者在吃完打虫药之后,还应该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复查,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愈疾病,避免病情再次复发。

四、治蛔虫病的偏方是什么

  1.虫棲肠道。

  主证:轻者无症状,或绕脐疼痛,时作时止,腹痛时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胃纳差或有异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黄肌瘦,甚则爱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叶、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虫斑,巩膜有灰蓝点,下唇内可出现颗粒样透明小白点,舌尖红,有刺点或舌尖红赤,苔黄腻或花剥,脉弦滑。部分患儿有成虫排出,偶见呕虫或大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虫导滞。

  方药:驱蛔连梅汤。

  使君子12 克,榧实10 克,雷丸10 克,青皮5 克,槟榔8 克,花椒3克,乌梅10 克,枳壳8 克,苦楝皮15 克,川连3 克。

  方解:川连、乌梅、花椒、苦酸辛并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实、雷丸、苦楝皮杀虫;槟榔、枳壳、青皮导滞以下虫。

  加减法:大便坚实者可加大黄、元明粉。

  2.蛔厥(胆道蛔虫)。

  主证:此为蛔虫窜入胃或胆,突然右上腹或剑突下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弯腰曲背,或辗转不安。剧痛时捧腹踡卧或哭叫打滚。恶心呕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虫。腹痛阵作阵止,重者可持续腹痛。畏寒发热,如因湿热蕴伏,胆汁外溢可见黄疽。

  治法: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乌梅丸。

  乌梅10 克,细辛3 克,川椒3 克,川连3 克,黄柏6 克,当归5 克,桂枝3 克,附子5 克,使君子12 克,干姜3 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之意。乌梅、川椒、细辛、川连、黄柏是酸、辛、苦并用,以乌梅为主药。干姜、桂枝、附子温脏去寒,以助川椒、细辛以伏蛔。使气机通达,调整胃肠,故又能止痛止呕。

  加减法:痛甚加元胡10 克。积实10 克;便结加大黄6 克。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