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11:04 来源:网友分享
几十年来,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群健康改善状况与经济发展极度不匹配。在此过程中,人口健康模式发生极大变化——慢性病、非传染病成为居民疾病的沉重负担。
上述中国人群健康模式的变化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者杨功焕在4月16日举办的“中国疾病负担与健康政策研讨会”研讨会上提示的。
她通过指标因素分析发现,与G20国家相比,中国慢性病处于高发病阶段,而且因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的非传染疾病负担不断增加。
相关研究结果实际上是《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的一部分,由全球负担研究的中国团队——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完成的。研究详细回顾了中国1990年至2010年间,人群健康模式转换情况;并把中国疾病负担与其中18个高收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同时期的疾病负担进行分析比较。
杨功焕表示,之所以与G20国比较,是希望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下,评价中国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事实证明,相比之下,某些疾病给中国带来的实际负担相当严重。”
杨功焕随后通过“伤残调整健康寿命年(DALY: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包含的指标分析,展示了20年间中国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以及同G20国家的比较分析。“DALY”包括“因早死所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两部分。
YLL指标分析显示,1990年,中国儿童YLL损失较大,成年人中导致YLL损失最大的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但是到2010年,中国儿童YLL损失明显下降,但成年人YLL损失急剧上升。“特别是55岁-59岁人群中,该指标变化较大。其中,中风、肺癌呈快速增加趋势。”杨功焕说。
另外,与G20国家相比,YLL致死因素中慢性病的因素越来越大。“成年人口中,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导致YLL指标大幅度上升。” 杨功焕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因这些疾病早死。
同时,另一项指标YLD也不容乐观。1990年中国因YLD所占的疾病负担是28%,到2010相关比例已经达到39%。“YLD标化率也就是带病生存负担率。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带病生存的人数越来越多。”杨功焕说,“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泌尿系统生殖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杨功焕最后表示,综合两方面指标看,当下中国最严重的十个疾病包括中风、冠心病、肺癌、肝癌、抑郁、糖尿病等。其中,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疾病负担同时出现在前15位,肺癌、肝癌两种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
谈到中国人群健康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杨功焕表示,“这二十年中,中国人群健康模式的变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加速转变。”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若涛等多位专家呼吁,“政府在调整国策时,应该把实现健康目标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