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11:02 来源:网友分享
现如今居住在中国,我们被这种可怕的消息轮番轰炸: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和世界上最严重的污染有一定关联。
本周启动了本年度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口号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就连国家都在强调糟糕的环境与癌症之间的关系,这反映出一种对公共卫生深感忧虑、濒临恐慌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发问:追求超高速却高污染的经济增长,中国是否在自取灭亡?
当然,升高的发病率背后还存在其他重要原因,比如人口老龄化,以及上海的肿瘤专家郭小毛和龙江最近在《新民晚报》上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而且,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仍不及美国。浙江科技新闻网周二的报道援引《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称,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例。(其他一些新闻报道援引的数据为312万例。中国的统计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比较常见。)中国有13.5亿人口,美国人口不及中国的四分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预测,2013年的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160万例。
不过,美国的癌症发病率正在下降,而医生和官员表示,中国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且,中国的癌症死亡率要高得多,每年因癌症死亡约250万例,而美国今年预计死亡58035例。令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一些医生在质疑:日益攀升的疾病发病率遭遇麻烦缠身的医疗体系,中国是否正面临着卫生领域的双重打击?
在导致中国可能面临癌症危机的原因中,最突出的是医患失信这一关键问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出版的《肿瘤学临床实践杂志》(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新近刊登的一篇文章说明了这一问题。
患者及其家属发泄愤怒,甚至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反映出信任的缺失。这种缺失源自外界对医生的一种印象:只顾一己私利,可能不称职或道德败坏。
撰写这篇文章的是分别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肿瘤医生大卫·H·加菲尔德博士(David H. Garfield)和哈罗德·布伦纳博士(Harold Brenner),以及一名中国的肿瘤科护士路畅(文中称,在计划设立的数家中国肿瘤门诊中心里,三人参与了2011年成立的第一家)。文中称,医生害怕因患者“结局不好”或死亡而受到医院管理者的责难,他们可能以保护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是维护患者的最佳利益。
在这篇题为《在中国上海实践西方肿瘤学:一个小组的经验》(Practicing Western Oncology in Shanghai, China: One Group’s Experience)的文章中,路畅写道:“我们努力用有限的资源为大量的人口服务,而保护中国医生的体系还存在大问题。如果出现不良结果,在证明自己正确之前,医生会被认为有错。”
路畅还在文中写道:“我们的西方医生把疑难病症视作挑战,而中国医生则首先考量自己的风险,对帮助患者犹豫不决。”
在太多的情况下,人文关怀匮乏。三名作者写道,“医院不愿让患者死于院内,而缺乏为不久于人世的病人提供服务的临终关怀所”是个问题。
这篇文章在中国的肿瘤医生中迅速传播,其中一些是致力于临床实践的人士。他们表示,文中的批评基本准确。他们对问题的认同之中还夹杂了遗憾的矛盾情绪。一名医生说,是“对患者、对医生和对政府”的遗憾。(这些医生要求不具名,因为他们在军队医疗系统工作,没有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的许可。)
文章的结论尤其得到了中国医生的热烈讨论——以及认同。路畅总结:“整个国家前进的速度太快了,快得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之事,我们需要对此加以思考。我们需要从西方学习的,远不止这些漂亮的机器。”
两名西方医生称他们在上海的时光是“一段具有挑战性的经历”,并解释“有必要尊重并了解中国文化,而且,尽管可能有困难,但仍应尝试不要武断”。
这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中连篇累牍的癌症村、因污染而变混浊、变橙、变红或变黑的河水和井水,无论老少都在日益上升的癌症发病率,而这些报道往往还得到了官方报告的支持,面对这些,中国医生的反应最有说服力:他们表示,自己非常在意患者,也深爱着祖国。但他们知道这里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个体制不见得容得下最好的执业方式。他们看不到有简单的解决之道。
温馨提示:
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