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14:40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3月29日讯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利用嵌入微针头的贴片直接将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送达黑色素瘤位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方法该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靶向黑色素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上。
目前癌症免疫治疗研究主要着重于使用anti-PD-1抗体帮助T细胞识别癌细胞,进而达到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许多挑战,比如anti-PD-1抗体通常需要注射到血液中,无法有效靶向肿瘤位点,再者抗体过量还会造成一些副作用,比如自身免疫紊乱。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使用微针头进行anti-PD-1抗体局部给药的贴片,这些微针头由透明质酸制成。研究人员将anti-PD-1抗体与葡萄糖氧化酶一起包埋在纳米颗粒中,再将这些纳米颗粒装载到微针头排列在贴片上。
当把贴片贴在黑色素瘤位点,血液会进入微针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接触产生酸性物质,缓慢破坏纳米颗粒,随着纳米颗粒不断降解,anti-PD-1抗体就会被释放到肿瘤组织中。这种技术能够稳定持续地将抗体药物直接送达黑色素瘤位点,有效增加anti-PD-1抗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存在时间。
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上检测了这项新技术治疗黑色素瘤的能力,他们将这种装载了anti-PD-1抗体纳米颗粒的微针头贴片与直接将anti-PD-1抗体注射到血液中以及直接将anti-PD-1抗体注射到肿瘤中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40天之后,40%使用微针头贴片的小鼠存活下来,检测不到黑色素瘤的存在,而对照组中的小鼠全部死亡。他们还制备了一种包含anti-PD-1抗体和另外一种叫做anti-CTLA-4的抗体药物鸡尾酒,研究结果表明,40天之后有70%的小鼠存活下来,并且检测不到黑色素瘤的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这种持续局部释放的给药方式,只需使用相对低剂量的药物便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自身免疫紊乱的风险。他们希望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尽早实现该技术的临床转化。
温馨提示:
尽量避免日晒,使用遮阳屏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那些高危人群,加强对一般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
恶性黑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虽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恶性黑素瘤大多发生于成人,巨大性先天性色素痣继发癌变的病例多见于儿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