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6 12:02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4月25日讯 --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阿司匹林与胆管癌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发生胆管癌的风险显著降低。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上。
胆管癌是一类形成于胆管的癌症,该疾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会引起皮肤和眼睛发黄,皮肤发痒,粪便颜色发白等症状。胆管癌虽然不太常见,但也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癌症类型,进展迅速并且难以治疗。
文章作者Roberts表示:“我们已经知道持续的炎症反应是促进胆管癌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而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因此或许可以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的促炎症作用,减轻炎症进而降低胆管癌发病风险。”
Roberts表示除了COX途径,其他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阻断其他促进癌症发展的细胞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与多种癌症类型的发生风险降低都存在相关性,特别是胃肠道癌症。
但是阿司匹林是否足够安全能否用于癌症预防目前仍不确定。Roberts及他的同事认为服用阿司匹林能否帮助预防胆管癌还需要更多验证性研究进行证明,目前还不适合将阿司匹林推荐为胆管癌预防药物。他们下一步计划进行人群研究,进一步证实服用阿司匹林与胆管癌风险降低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还希望能够针对胆管癌高风险人群进行服用阿司匹林的临床试验。
阿司匹林简介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镇痛解毒药品,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