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半月溺水报警15个 2人院前死亡

2015-07-16 15:21 来源:网友分享

  炎热酷暑天,清凉的海里、水库和游泳池成为避暑的一个好场所,但也成为了安全事故高发地。15日,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从7月1日至15日,深圳120共接15个溺水报警,其中2人院前死亡,事发地分别为西涌、沙头角海边,均为20岁左右男生。据悉,去年同期120接到的溺水报警量是13个。

  7月12日上午,家住南山西丽大勘村的陈先生,其妻子带着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去爬村后的小山,却一直没有回家。第二天,3人被发现在山中的水库溺亡。每年的7—8月份暑期,是深圳溺水事件频发的高峰期。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统计,6月份,深圳120接到16例溺水报警,其中就有7人溺亡。而溺亡者中,有4个是7—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从7月1日至15日,深圳120又接到15个溺水报警,其中2人院前死亡。12日在水库溺亡的陈先生一家3口溺水的时候并没有被人发现,深圳120没有接到报警电话。而去年7月、8月两个月,深圳120一共接了67个溺水报警,为全年溺水报警最多的两个月。

  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科主任赵伟告诉记者,发生溺水的地点多在一些无人看管的江河海滨、水库,以及施工留下的水坑等,一般来说,宝安、龙岗等原特区外由于无人看管的场所多,正规泳池比较少,因此溺水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要避免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发生,最重要的是家长尽到监管责任。“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随便独自或者结伴到江河水库或者海边去玩水或游泳,很容易发生危险的。”赵伟说,水库等地点本来就不适合游泳,即使设置了禁止游泳的标志,也起不到劝阻作用,而且保安并非正规救生员,即使发现溺水,也很难及时抢救。青少年儿童应在家长陪护下到正规游泳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市急救中心提醒,溺水施救首先需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评估自身体力能否救人,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同时,施救者可采取间接救人办法,将现场的救生圈、绳子、竹竿等救援工具抛给溺水者,想方设法将其拖上岸。如果发现溺水者没有心跳、呼吸,可即刻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