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八成家长误读手足口病,今天带你正确认识

2016-12-23 13:20 来源:网友分享

  清明节过后,手足口病患儿的确多了,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4月12日,沈城多家医院的儿科传来这样一个信息。沈阳市传染病院传染病科主任吴云海说:“一旦气温升高,不仅在沈阳,全国都会迎来手足口病的高峰期。”

  目前,沈城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的重症患儿并不多见。

  家长对手足口病是否了解?在一经街附近的一家幼儿园,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63岁的张阿姨说:“手足口病就是起疹子,预防方法应该是多洗手吧。”

  将近半个小时,记者先后采访了21名来接孩子的幼儿家长,年龄从27岁到65岁,超过八成的家长坦言并不了解手足口病。在预防措施上,家长们给出的答案分别为:洗手、通风、打疫苗、酒精消毒、来苏尔消毒。

  [如何防治]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干燥的环境。因此,婴幼儿能触及到的被褥、玩具等可以在阳光下暴晒消毒或用紫外灯消毒。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碘酒等)都能灭活病毒。

  同时,孩子要勤洗手,多喝开水,不吃生食,家里要保持通风。家长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同时督促孩子洗手。

  误区一:孩子不出门就不得病

  专家:手足口病很特殊,成年人能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成为手足口病的隐形感染者。据统计,成年人手上带肠道病毒的比例高达20%以上,肠道病毒在4摄氏度下能存活1年。

  家长们给出的预防措施,到底能不能起作用?吴云海指出了家长普遍存在的五个误区:

  专家:目前没有预防手足口病有效疫苗。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患儿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之后,也不会有抗体。

  专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经常把最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的婴儿急疹当成手足口病。

  误区二:酒精、来苏尔可杀掉手足口病病毒

  专家:酒精、来苏尔对手足口病病毒无效。

  误区三:勤洗手,多通风就可以预防

  专家:仅仅洗手、通风还不行,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手足口病的传播。

  误区四: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误区五:出疹子就应该是手足口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手足口病

挂号科室:儿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 常见症状:水泡、口腔溃疡、丘疹、低热、小儿流口水、脓疱、吞咽痛、咳嗽、口痛、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口唇疱疹、流涎[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医政解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