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14:18 来源:网友分享
1.历代医著对崩漏论述不断深化。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首 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的妇科血崩证。
2.汉代《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漏下”之名和宿有症病,又兼受 孕,症痼害胎下血流不止,以及瘀阻冲任、子宫之病机、治法及方药。在同篇的胶艾汤证中,对漏下、半产后续下血不止、妊娠下血三种不同情况所致的阴道出血症作了初步鉴别,并以胶艾汤异病同治之。又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妇人年五十,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温经汤主之,是冲任虚寒兼瘀热互结导致更年期崩漏的证治。此外,本篇还记载“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和以脉诊断半产漏下。《内经》论崩和《金贵要略》论漏下,为后世研究崩漏奠定了基础。
3.金元时代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论崩主脾肾之虚,有认为“肾水阴虚,不能镇受胞 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4.明代医家对崩漏的认识较为深刻,如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法“初 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后世医家继承并发展了三法的内涵。
5.清代《傅青主女科》又指出“止崩之药不可读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创 制了治疗气虚血崩昏暗的“固本止崩汤”和治血瘀致崩的“逐瘀止血汤”,均为后世常用。
1.病因。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
2.病机。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 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 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 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 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1.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 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中老年妇女阴道时有出血,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常规妇科。产科检查,应作为必备诊断。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必要时可作脊髓液、细胞培养等检查。腹部X线摄片、B超、CT扫描等,能帮助确定病位和明确诊断。
1.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延长 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
2.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3.经间期出血。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为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止。
4.生殖器肿瘤出血、生殖系炎症(宫颈息肉、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临床可表现为如崩似漏的阴道出血,必须通过妇科检查或B超、MRI检查,诊断性刮宫,可以明确诊断以鉴别。
5.外阴阴道伤出血。如跌倒仆伤、暴力性交等,可通过询问病史和妇科检查鉴别。
6.内科血液病。内科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在来经时可由原发内科血液病导致阴道出血过多,甚则暴下如注,或淋漓不尽。通过血液分析、凝血因子的检查或骨髓细胞的分析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