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怎样治疗 哪些原因导致心气虚_

2017-03-06 18:0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心气虚的治疗方法

  1.内治法

  (1)心气虚 证候: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治则:调补营卫,安养心神。主方:宅中汤加减。方药:炙黄芪、炙党参、朱茯神、远志、当归、白芍、丹参、柏子仁、酸枣仁、炙甘草。

  兼见血虚,症见口唇淡红,心悸不已者可加桂元肉、制首乌以养血安神;若兼见胆虚,症见心悸不寐,寐中恶梦纷纭,易惊恐,可加茯苓、石菖蒲、珍珠母,以补气益胆安神。

  (2)心气虚偏阳虚 证候: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治则:养肝脾,通肾气,宁心神。主方:养心汤加减。方药:炙党参、炙黄芪、柏子仁、酸枣仁、朱茯神、当归、白芍、百合、桂枝、炙甘草。

  若形寒肢冷者加附片、荜澄茄以温阳;若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薏苡仁、陈皮、砂仁以健脾利湿;若气虚致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发绀者加檀香、桂枝、丹参以活血通络;

  (3)心气虚偏阴虚脉结代 证候: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治则: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主方: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炙党参、生地黄、阿胶珠、朱麦冬、大麻仁、百合、广木香、生姜、大枣。

  若兼咳嗽少气,喘促面浮加沉香、蛤蚧、核桃仁焙干共研末以固肾平喘:

  2.外治法

  (1)针灸。取穴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足三里等。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到20分钟,留针期间,间断捻转提插,加强针感。或取0.5厘米长的皮内针,刺入厥阴俞、心俞穴位后,用小块胶布固定,持续留针5~7天再取出。亦可取图钉或耳揿针,用血管钳将针夹紧刺入穴位,然后用胶布固定,留针5~7天。适用于不能每天就诊或需要巩固疗效者。

  (2)推拿。可推拿心前区、内关、膻中、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每穴3分钟,心俞每穴4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20天一疗程。

二、心气虚的原因有哪些

  1.禀赋不足

  所谓禀赋不足就是先天体质虚弱不足,此原因可能会引起各种疾病的产生,同样可能引起心气虚,禀赋不足是有遗传因素的,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状态,同时还跟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

  2.年迈体衰

  年纪增大,脏气渐弱,病后体虚。所谓脏气,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脏气不充,就是某个脏的功能降低,是虚证的表现。心气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若心气不充,则就会引起心气虚。

  3.疲劳过度

  过度疲劳是指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过度疲劳会引起心气损耗,从而导致心气虚的发生。

  4.久病不愈

  生病的人抵抗能力会降低,长时间生病的人则抵抗力更差,更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入侵,久病之人气血双亏,心气乏源,从而引起心气虚。

  5.误汗过汗

  不该流汗的时候流汗皆为误汗,过汗,是指流汗过多,误汗和过汗皆会使心气随之而泄,导致心气不足,引发心气虚。

  心气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病势较缓、病情较轻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由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心气随之而泄,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极易造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

三、心气虚和心阳虚的区别

  心气虚

  指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病后体虚所致。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治宜益气养血为主。

  心气虚表现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精彩阅读:心气虚如何调理

  心阳虚

  心阳不足多系心气不足病情严重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寒湿、痰饮之邪阻抑心阳;或素体阳虚,心阳不振;或思虑伤神,心气受损;或久病失养等所致。

  心阳虚表现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则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萎靡、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阳虚则寒,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故临床可见畏寒喜暖、四肢逆冷等虚寒之象。心气虚与心阳虚相比较,心气虚为虚而无寒象,而心阳虚则是虚而有寒象。

四、心气虚的饮食禁忌

  心气虚吃什么食物好

  栗子

  栗子具有补血、补肾、补脾等等作用,对于气虚患者的治疗作用非常的明显。

  山药

  山药既是一种食材也是一种药材,中医上认为,山药具有补气、补肾、养阴等等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腹泻的人群使用。

  香菇

  香菇能够调理肠胃、补充营养,特别是对身体消瘦、排泄有异的患者。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香菇不能够多吃,否则容易一起肠胃胀气。

  粳米

  粳米具有补气、保健脾胃的作用,适合中气不足的患者服用。

  糯米

  糯米可以有效的补中益气,现代医学也可以用在治疗慢性胃炎等等的疾病上。

  墨鱼

  墨鱼具有滋补肝肾、补气、补血的作用,气虚吃墨鱼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产后女性也可以多吃。

心气虚的禁忌

  1、忌食辛辣,因其逼津外泄,虑其更伤心之气阴;忌食生冷、肥甘,因生冷伤脾阳,肥甘生痰浊,故当禁之。酒易蕴生湿热,耗气伤阴,当戒禁。

  2、饮食宜清淡,可进食时令鲜果。亦可食用一些滋补阳气阴精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瘦肉、鱼类、家禽类等。

  3、食疗方:

  (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

  (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

  (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生活保健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