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3 08:38 来源:网友分享
心脑血管病变因其高致死率、致残率,日益成为被重点“盯防”的对象。前天,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关注心脑及外周血管健康”为主题的论坛上,专家提出,受环境、遗传等因素影响,“血管早衰”的年龄段正逐步前移。
“以往,大家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心脑血管’上,本次论坛将外周血管放在同等需要关注的高度,是因为我国多达1.14亿的糖尿病人,正面临严重的外周血管病变威胁,而民众对此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中大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刘乃丰介绍,当心脏不断泵血,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时,血管系统就是最重要的保障通道。哪一个脏器的血供系统受到明显损害,哪个系统就会更早出现问题。外周血管的阻塞性病变、血栓形成,到糖尿病足及严重的组织溃烂,正给当下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血管早衰的年龄段有提前趋势。”刘乃丰说,过去,血管早衰一般在40岁以后,目前这个过程大大前移,30多岁就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糖尿病足已不鲜见,而在这些极端现象出现之前已有一个漫长的血管病变过程,即血管变硬、变脆,出现堵塞等,“如果把相关危险因素加以控制,这个过程就会减慢。”刘乃丰指出,血管早衰的原因中,环境因素占了80%,特别是吸烟,近年来在危险因素中的排名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