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9 19:07 来源:网友分享
舒筋活血法
受伤者可端坐或仰卧于床上,医者(医生或患者的亲属)一手握住受伤者受伤的脚踝,另一手握住受伤脚的脚尖。先用握住脚尖的手缓慢地拔伸伤脚,以此带动踝关节缓慢地拔伸,拔伸片刻后再让伤脚分别向脚背和脚心方向伸展与弯曲,以及向内和向外翻动数次(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度)。做上述动作的同时,握住脚踝的手要缓慢地捋筋通络,但切忌在患部用力按揉。按摩完毕后,将伤脚向脚背方向伸展,与小腿呈90度角后再轻度外翻,然后保持此位并用绷带或宽胶布包扎固定受伤的脚踝,限制伤脚的行走。包扎3周后,解除固定,患者可开始练习步行。这期间患者还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药物熏洗法
取新鲜枸骨(枸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叫猫公刺、六角茶,该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的根茎1000克,用刀将其砍成碎块后加入到5000毫升的水中进行煎熬。待水沸后再继续煎煮30~60分钟,然后将熬好的药液倒入柱式的木桶(或其他可浸泡伤脚的容器)里,待药液微凉(以降至皮肤能承受的温度为最佳,切勿直接将脚放入刚熬好的药液中以免烫伤)后将受伤的脚放入药液中浸泡,并用厚棉布或其他东西盖住桶口,以防止药液的蒸气外泄。浸泡伤足时,患者要不断活动受伤的踝关节,以便使药液能够充分熏蒸到患处。患者可每次熏洗20~30分钟,每天熏洗1~2次,直至痊愈。患者应用此法治疗重症脚踝扭伤时,不但没有任何痛苦,而且疗效显著。
中药外敷法
取桃仁、乳香、没药、白芷各9克,红花、血竭各6克,大黄30克,并将这些中药研成粉末。取适量的该药粉(视受损范围的大小而定)与少量的面粉、温开水调成糊状,直接敷于受伤的脚踝处。可每2日换药1次,一般连续用药6天后,伤处的肿胀便会明显消退,疼痛也可明显减轻。再继续用药6天,伤处的肿胀与疼痛即可完全消失,受伤踝关节的功能可恢复正常。
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的练习做好准备。许多学生忽视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甚至不做准备.在生理机能及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于进行激烈的负衙较大的运动.因准备不足而造成踝关节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因此预防损伤的蓖要措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运动性损伤的知识培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能够自觉充分地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对于有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结束后必须进行20 min冰敷。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运动多为竞技项目,其中一些项目还需要进行身体对抗,比如足球、篮球,橄榄球等,许多学生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不遵守比赛规则,强行撞人、拉扯对方,导致双方队员身体失去莺心或跳起落地不稳.向--$,J倾斜.造成了踝关节的外侧距腓前韧带损伤,这种损伤在跳高、跳远运动中也比较常见。要减少损伤的出现。就要教育
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比赛规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对抗,在跳起落地时要注意周围有没有阻碍物,防止脚F踩到不平的东西或者踩到其他人的在跳起落地时要注意周围有没有阻碍物,防止脚F踩到不平的东西或者踩到其他人的脚,导致足内翻。造成踝关节损伤。
做好运动环境的准备
运动前选择良好的运动场地。地面要平整、干净、无杂物。运动器材、保护用具及服装、鞋要符合运动标准。避免在寒冷、潮湿、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这种环境可以使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增加。
1、通常扭伤后24小时内,局部可用凉水或酒精冷敷,以促进止血,减少血肿的形成和疼痛。24~48小时之后,才可进行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
2、扭伤踝关节后,不要过早下地及持重,避免妨碍其功能的康复。一般要待7~10天扭伤基本好转后,才可逐渐开始步行。睡眠时,患脚可用枕头垫高,以减少肿胀。
3、行走时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线不好时更应小心,下坡下楼时,脚的跖屈角度不要过大,防止发生扭伤对踝关节扭伤者,要避免继续负重,患肢抬高、制动,先将踝关节缓缓拔伸,片刻后做背伸、内翻和外翻动作。
局部禁止按摩:踝关节肿胀明显,可用冷水浸泡毛巾或将冰块装人塑料袋内进行外敷,3分钟更换1次,持续30分钟,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退热、镇痛的作用。
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施行冷敷越早越好,扭伤24小时后,宜改用热敷疗法,用温热水或热醋浸透毛巾放于伤部,30分钟即可,每天1—2次,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的吸收。
首先是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为了防止粘连,这个练习应在绝对固定期结束后及时开始。练习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每次练习后都要进行冰敷,减少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其次是肌肉力量的练习:包括肌肉的静力性收缩、患肢抬高练习等等。同时,还应重视固定部位相邻关节的活动度练习,以防止未受伤部位的功能减退。
待固定期结束后,应该加大以上练习的强度,这需要长期坚持,直至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参加剧烈运动,否则很容易再次受伤。这些伤后合理的锻练可改善受伤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环,防止关节挛缩、粘连,对受伤部位肿胀的吸收和损伤组织的修复还有促进作用。
此外,伤肢固定期间,尤其是下肢受伤后,并不需要整日卧床休息。可以在扶拐伤肢不负重的情况下行走,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褥疮、便秘、内脏系统功能失调等并发症。
因此,运动损伤后,要“动-静”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