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14:49 来源:网友分享
1、梅尼尔氏病:病人常眩晕数小时至一天以上,且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眼振。它的病理变化是内耳“内淋巴系统积水”,但真正的机转仍不清楚。许多医生杷所有的眩晕都归于此病,事实上它的诊断须要听力检查和长期病史的观察才能下诊断。
2、前庭神经炎:常常都在感冒后不久,突然发生很厉害的眩晕、呕吐。病人的听力正常,神智清醒,但就是眩晕很厉害,躺在床上不敢动,伴剧烈眼振,这种眩晕常持续十天左右然后恢复正常。
3、心因性:因为紧张、睡眠不好、情绪因素作祟,有些人会无缘无故就晕起来。这种晕不会很厉害,通常过一阵子就会自己恢复,但有时也会持续大半天。
4、良性阵发性头位眩晕:这种病人对运动,尤其是颈部运动的忍受力很差。稍微的头部运动,如坐车时发动稍怏,或紧急煞车,或车子转弯,都会引起眩晕,且几秒钟内便过去了。这些人的内耳迷路比较容易兴奋,平常不妨多作体操,轻度运动来训练。
5、慢性中耳炎的并发症:慢性中耳炎,尤其是并发胆脂瘤的病人,有时半规管受到破坏,造成“迷路廔管”而眩晕,所以慢性中耳炎应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
6、脑部肿瘤及脑部伤害:常见的肿瘤是长在小脑间的听神经瘤,病人可能有单侧听力障碍、头痛、眩晕。此外,脑中风或车祸脑部受伤的病人,亦会眩晕。
7、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气喘的病人,也常常眩晕。有时服用抗高血压或治糖尿病药物的病人,因药物过量,造成血压或血糖过低,亦会引起眩晕。
8、耳性梅毒:有不少眩晕的病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梅毒症状,但是检查结果却显示有阳性的梅毒血清反应。此种病是指梅毒的病变进入内耳,造成眩晕、听力损失及耳鸣、共济失调、复视、吞咽困难、面部瘫痪等复杂的症状。此外,癫痫、偏头痛等疾病也可能伴有眩晕症状。
9、脊椎基底动脉功能不足:供应内耳及小脑的血液,多来自脊椎基底动脉,老年人因动脉硬化或颈椎上长骨刺,卡到这条动脉致血流供应不足而引起眩晕。
1、 普通型,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同时出现,又称常见型。
2、 首发耳鸣型,耳鸣发生在其它症状之前,数月、数周数年。
3、 重耳鸣型:耳鸣表现重。耳鸣发生了,眩晕易发作,眩晕表现重,耳鸣也重。眩晕治疗好了,耳鸣未好,眩晕必反复。
4、 无耳鸣型,眩晕发作5次以上无耳鸣,称无耳鸣型。
5、 突发耳聋型,眩晕发作过程中,由于压力特大,膜述路破裂,发生突然耳聋。耳聋多—侧,亦有双侧交替发生。 耳聋早期治疗效果理想。
6、 延缓眩晕型,波动性、神经性、进行性耳鸣、听力下降,(短时间不发生眩晕)复数年甚至20年才出现眩晕。
7、 隐藏耳鸣型,病人外表表现没有耳鸣,但耳内有堵塞、闷胀、闷热、瘙痒、微痛的感觉,这是一种隐藏无耳鸣型美尼尔氏综合症。
8、 眩晕状态型,一个月内发作三次以上,患者处于眩晕状态,称眩晕状态型,又称重型。
第一阶段,发病早期,主要症状是眩晕,眩晕呈旋转性或摇摆性,眩晕发作时常伴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但神志有效清楚。发作前常有患侧头部或耳内发胀感、压迫感,持续20分钟至几个小时。发作过后或缓解期听力检查往往正常。
第二阶段,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呈感音神经性。眩晕发作达到较高潮,然后逐渐减轻,缓解期极不恒定,常常持续几个月不等。
第三阶段,病变晚期,听力下降不再波动,进一步恶化且双耳受累,此时听力损失为突出特征。在晚期时,虽然患者在黑暗中可有不稳感,但眩晕发作减轻,直至消失。此病的高发期是50岁前后,美尼尔氏综合症危害还有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1、活血利水法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水湿停留和气血瘀滞互为因果,合而致病,症见眩晕,呕吐涎沫,头重如裹,失眠健忘,面色黧黑,舌胖质淡边带瘀点,脉弱涩。方选活血利水汤(作者验方):丹参30g、葛根2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泽泻10g、甘草5g。
2、清热化痰法
适用于痰浊中阻,久郁化火,痰火上扰清空发为眩晕。症见眩晕,头目胀痛,心烦而悸,耳鸣耳聋,口干胸闷,痰多粘稠,二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选温胆汤: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5g、陈皮10g、竹茹10g、胆南星10g、黄芩10g、代赭石20—30g、川连6g。
3、平肝潜阳法
适用于因肝肾阴亏,不能养肝,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发为眩晕证,见有眩晕如坐舟车,颧红面热,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健忘,手足心热等,舌红苔薄,脉弦细数。方选天麻钩藤饮:天麻10g、钩藤10g、石决明、磁石(先煎)各15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杜仲10g、黄芩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4、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因肝郁气滞或因寒凝血滞,日久致瘀,瘀随气逆,瘀阻脉络而发热互结,阻于耳络而发眩晕。见眩晕,头痛,健忘失眠,精神不振,面色紫黯,口干不欲饮,舌见有瘀点,脉弦涩。方选通窍活血汤:生地15g、川芎10g、红花10g、泽泻10g、天麻10g、丹参30g、桃仁10g、当归尾15g、石决明30g、白芷15g。
5、健脾化湿法
因饮食伤胃或劳倦伤脾,健运失司,水湿不化,清阳不升,聚湿生痰,上扰清窍,而致眩晕。主要见眩晕,头重如裹,耳鸣耳聋,胸脘痞闷,食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胖苔浊腻,脉滑缓。方选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5g、法夏10g、泽泻10g、苡米30g、太子参20g、代赭石30g、生姜3g、大枣5枚。
6、益气补血法
因脾肺气虚,生化乏源,气血亏虚,脑失濡养,清窍不利而致眩晕,症见面色白,爪甲无华,反复发作眩晕,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心烦失眠,纳呆,舌淡苔薄,脉细弱。方选归脾汤:黄芪30g、党参20g、白术、茯苓各15g、枣仁、当归、山萸肉、天麻各10g,远志、木香、陈皮、甘草各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