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怎么预防呢

2016-11-22 14:57 来源:网友分享

一、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虽然该病神经病理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为该病病理生理和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该病的病因尚远未阐明。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该病的危险因素,为寻找病因提供了线索,但危险因素并非病因。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都是同一个问题不同侧面的探讨,可能都是正确的,并不互相排斥。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可能存在不同原因,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家族史: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但遗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很难肯定。由于该病的发病年龄较晚,目前还没有基于普通人群的孪生子研究报道。少数老年单卵孪生子研究报道的同病率并不是很高。多数报道提示该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该病与一级亲属阳性家族史的关系也比较肯定。据现有资料,8篇病例对照研究,该病与一级亲属痴呆史关联显著,另一篇未发现二者关联。对欧洲的11项病例对照研究的再分析显示,如果至少有一位一级亲属患痴呆的话,则痴呆的患病危险增加3倍以上。对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型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的研究,进一步支持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发病作用。已经证明Apo E等位基因ε4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po E ε4基因的频率在家族性和散发性该病中都明显增高。Apo E ε4基因在尸解证实的该病患者中的频率为40%左右,而在正常对照人群中约为16%,带一个ε4等位基因患该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而携2个ε4等位基因的患病危险约为普通人群的8倍。现在已经清楚Apo Eε4等位基因并不是该病发病的必备因素,它对该病发病的预测作用还有待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该作者分析可能与收集的病例都是晚发该病之故,提示家族聚集可能是早发该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这种对阳性结果的解释宜慎重,家族聚集并非真正的遗传因素。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并不是该病发病的惟一因素。
  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偏头痛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3。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比较早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例如脑炎、脑膜炎、疱疹病毒感染,以及家畜接触史,食用动物脑史等未能证明这些因素与该病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Michel等根据法国一项痴呆患病率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铝是该病的患病危险因素,但进一步分析后又否认了此结果。Flaten等(1990)报道饮水中铝的含量与痴呆相关。此后有多项研究未能证实铝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对重金属接触史包括接触铝的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也没有发现哪一种重金属与该病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但铝虽然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但就已有的研究看,它还不能作为该病的患病危险因素。有报道发现吸烟非但不是该病的危险因素,相反对该病起保护作用。而有作者未发现二者关联。烟民患该病少可能由于他们平均寿命短,未到老年即夭折之故。
  头部外伤: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12篇病例对照研究,有3篇发现显著关联;4篇该病既往外伤史较对照组多,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其余5篇未发现二者有任何关联。但最近一项严重脑外伤的随访研究报道,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Robert等平均随访严重脑外伤患者25年,结果有大约1/3的患者脑组织中出现类似于该病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就资料来看,头部外伤可能是该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还不能肯定。
  其他: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二、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先天愚型(Down’s syndrome,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 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双生子研究是临床遗传学研究重要方法,Kallman(1956)研究了108对双生子同病率,单卵双生为42.8%,双卵双生为8%。由于某些单卵和双卵双生子发病年龄差距甚大,不同病双生子以后可能同病。因此,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同病率估计比较接近约为40%,即双生子之一患该病,另一同胞患该病的几率大约为40%,但该同胞发病时间可能要晚得多。

三、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相关症状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蔺国宪报道36例,最年轻者36岁,平均发病年龄56岁,比文献报道的发病年龄早。
  病人外貌苍老、皮肤干燥多皱、色素沉着、发白齿脱、肌肉萎缩。可能表现得过分整洁、有条理、遵守纪律,也可能邋遢不拘小节,表情欣快或暴怒或呆板,行为动作幼稚愚蠢。当伴有记忆减退时,这些外观特征可能表明为痴呆。早期多有轻度遗忘与个性改变如主观任性、顽固迁执、自私狭隘等,常不被家人注意。少数病人情感淡漠、生活习惯刻板、情绪急躁、易与人争吵或因轻微不适感与家人纠缠不休。继而近事记忆明显减退,理解、计算、判断及分析综合等智能活动明显下降,精神功能日益衰退,难以胜任工作或家务劳动,甚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找不到家门、动作幼稚、收集废纸杂物。常伴有睡眠节律颠倒,白天卧床、夜间活动。可见有抑郁、欣快、淡漠或不稳定表现,可见有顶叶功能障碍的局灶性症状如言语困难。可有片断地迫害妄想、被窃或疑病妄想。部分病人在其病程中,可发生意识模糊或谵妄,称为老年性谵妄,常因急性精神创伤,更换环境或躯体疾病所诱发。躯体方面痛觉反应消失,神经系统检查常无其他明显性体征。脑电图呈α节律减慢,CT检查可见大脑皮质萎缩及脑室扩大。

四、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预防

  50 岁以上的人即可出现一些慢性精神衰退性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抑郁,甚至痴呆。大体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脑血管性痴呆,约占50%;二是阿兹海默型痴呆,约占25%;余为混合型。据报道,美国以阿兹海默型痴呆为多见,这种类型的痴呆与留念关系十分密切。日本人由传统饮食改用西洋饮食后,患阿兹海默型痴呆显着增多。由此可见,预防老年性痴呆,饮食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多数研究者认为,调理饮食可能是预防阿尔采末病(Alzheimer,A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饮食要全面、均衡、科学合理,配合合理。
  要注意以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为主食,保证脑细胞的重要热能来源,要注意脂肪,特别是必需脂肪酸的摄取。
  大量摄入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
  要注意对大脑供给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自由基是痴呆症的祸根。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痴呆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老年群体 常见症状:记忆力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或失语、失认[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神经内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