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14:50 来源:网友分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炎性反应
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⑴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⑵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⑶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⑷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
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①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直接细胞病理效应;②免疫介导的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向性的改变;③免疫介导的对感染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破坏;④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⑤旁观者”脱髓鞘。伴随脱髓鞘可能出现髓鞘再生,导致症状的缓解。一度以为只有周围神经髓鞘再生。这对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脑膜炎
脑膜炎是最常见的CNS感染:细菌引起脑膜炎与其有关的三种成分:(1)细菌包膜⑵细菌的细胞壁⑶脂多糖物质。某些细菌如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等均在细胞外有一含多糖的包膜,这种包膜使细菌易于侵入宿主。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区别主要基于细胞壁。阳性菌壁含有大量多糖肽(peptidoglycan),而阴性菌则只含少量;阳性菌胞壁还包含壁酸(teichoicacid),而阴性菌则无。这两种物质都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但阴性菌有脂多糖分子附着于外膜上,含有毒性脂质物质“脂质A”(lipidA),细菌死亡时释出,作用似内毒素,也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在脑膜炎过程中某些细胞因子起重要的炎性反应介导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cachectin)以及白细胞介素-1。这两种物质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促使中性白细胞进入CNS而触发炎性过程。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及其他白细胞介素亦参与这一炎性过程。而在CSF中体液因子及吞噬细胞的不足,病原体迅速分裂衍殖,并释出细菌胞壁或膜的成分,导致脑膜炎的迅速演变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BB B)通透性亦因而增加,产生血管性水肿。由于大量多核白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释出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虽然是用以防御对抗病原体,但由于对“外来”及“自体”的鉴别能力的不足也引起细胞毒性水肿。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影响CSF动力学,脑代谢及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如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则将会产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脑血循减少,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损害,发生不可逆转的局灶性或弥散性脑损害。
影响药物达到CNS的因素:CNS受头皮、颅骨、硬脑膜、蛛网膜及软脑膜很良好的保护,因此,感染不易侵入。脑还有从结构上防止有害物质进入CNS的一些保障,如血脑屏障(BBB)及血脑脊液屏障。这些屏障也影响了治疗用的药物进入CNS。BBB由紧密结合的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所组成。其中内皮细胞是BBB的主要组织学基础。血脑脊液屏障除无胶质细胞的足突外,基本构成同BBB。因为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的饮液小泡(pinocytoticvesiele)很少或缺乏,而且呈紧密结合。而体内其他部位,如膈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饮泡小泡为59个/μl,而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仅5个/μl。一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距宽的200~300μm,窄的也至少20~40nm,而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距<15nm。因此,可限制和控制水、电解质及大分子物质在血和脑之间的交换。细胞膜是脂相膜,因此,对脂溶性物质限制不大;而亲水疏脂的物质,尤其是离子型的则不易通过。BBB对微生物及其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有一定的防止侵入作用。但如BBB受到损害,则其保护作用明显削弱。BBB也限制了某些治疗药物的进入脑内。如头孢类的头孢曲松(ceftriaxone)通过BBB较好,而头孢哌酮(cefperazone,先锋必)同为第三代头孢类抗菌素,则通过BBB不好,因此,CNS细菌性感染以选择前者为宜。
炎症时因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肌纤凝蛋白(actinomysine),可导致强烈收缩,因而内皮细胞间隙增加,药物及其他分子量较大的物质通过能力增加。如一些原只存在血液中的抗体可漏至CSF中。原不易进入BBB的药物,因此在脑内亦可获得较高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一旦炎症好转,内皮细胞结合间隙亦随之而缩小,上述药物又变得不易进入脑内,浓度下降,造成感染的迁延或复发。另一方面,对CSF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也要进行分析,最好同时查血、CSF中多种抗体的比值,特殊增高的可能更有意义。
影响药物进入脑及CSF中还有下列因素:⑴蛋白结合情况:因为弥散通过“膜”的率与游离的部分有关,而与蛋白结合的那部分是不易通过膜的。在平衡状态时,脂溶性药物在CSF中的浓度与血清中的游离部分相近;⑵离子化:如药物容易离解,则离解后的正负离子与水分子电荷偶极的相互吸引,更加亲水疏脂,更不易通过BBB;⑶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药物的脂溶性程度对决定药物是否容易穿透BBB及进入CSF起重要的作用。在pH7.4时所测得的分配系数越高的药物越容易进入BBB,如>0.1则CSF/血>0.1。
(1)病毒性脑膜炎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且抗病毒药疗效不甚确切,故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因病毒不耐热,体温适度升高可能是天然防御机制,故不必强行过度降温。
①对症支持疗法注意休息,给富维生素饮食,高热者适度降温,静脉补液。
②选用抗病毒药物
病毒唑,成人每次200~3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用10~14日。双黄连注射液,成人每次3g或每公斤体重60mg,加入上述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日。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抗炎和减轻脑水肿作用,每日用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7日。
④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头痛呕吐明显者,给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或用高渗葡萄糖液、速尿、白蛋白等。
⑤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可选择性地抑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于扰病毒的复制,还可通过血脑屏障。本药要先做皮试,每次用量:0~1岁,3mg;2~3岁。5~8mg;4~6岁,10~14mg;7~10岁,15~18mg;l1~15岁,20mg:15岁以上,30mg。为维持血药浓度,每4~6小时肌肉注射1次,共用14日为一疗程。
(2)化脓性脑膜炎
对本病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非常重要,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原则上按病原菌的敏感度来选用。尚须注意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情况,如青毒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很少,若欲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就必须加大用药量。病情紧急时,可不必等待细菌学检查结果,应根据临床拟诊疗化脓性脑膜炎而立即开始治疗。有时腰穿呈脓性脑脊液,毋需等待致病菌的检查,就可以给予鞘内注射青霉素G钠10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lOmg(皮试阴性)。在明确病原菌后,再修改治疗方案。
①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及流感杆菌者的经验用药仍为青霉素G(成人每日800~l200万单位静脉滴注,用钠盐;儿童为每公斤体重40~60万单位),氯霉素(成人每日1.5~2g静脉滴注;儿童慎用,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磺胺密啶钠(主要用于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每次1.5~2g,每日2次,首次倍量静脉滴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有耐药可能时,改用新头孢菌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按此原则选用,也可直接选用新头孢菌素,必要时加用万古霉素(成人每日1~2g,分2~4次静脉滴注,儿童每公斤体重40mg)。
②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属及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多用氨基糖甙类,如丁胺卡那霉素,每日400mg或庆大霉素,每日16~24万单位静脉滴注。儿童依体重减量,注意耳、肾毒性的发生。重者宜用新头孢菌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