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12:16 来源:网友分享
营养丰富能与体质优良划等号吗?在担心孩子生病的同时,你真正关注过增强孩子体质吗?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当年参加高招体检的考生中,完全合格的比例仅为11.23%,高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逼近九成,与此同时,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达20.36%和14.45%。与同年龄段日本学生相比,在跑、跳、力量等最基础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上,中国中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落后,对比有“触目惊心”之感。
以“成绩第一”为人才评价和选拔标准,是整个社会都难以避免的一个规则。而当这种竞争观念被放大,孩子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成为家长竞争的替代品,甚至牺牲品。学习差的要提成绩、成绩好的要更上层楼,心里总有个“别人家的孩子”,还哪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孩子的体质?
长久以来,体育课总是处于一个“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数据显示,中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每天锻炼3小时和每天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率仅为6.3%、1.3%和8%,这些数字比我们的近邻日本大致分别少了3倍、20倍和8倍!
事实上,加强体育锻炼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矛盾。孩子十六七岁是力量、速度、耐力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增加运动量,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打下健康基础,这不仅能影响孩子健康身心的塑造,还能造福他们一生。
体质强健的俊男靓女,身上总是积聚着健康、阳光、自信和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将来的事业上,往往都能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而体质较弱的男生女生们,不仅缺乏未来打拼的身体基础,心理上也往往缺少那么点儿阳光与自信。
现在,即便一己之力难以让教育大环境和人才选拔机制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但家长们的思想观念却可以先改一改。饭前陪孩子打打羽毛球,周末抽出2个小时带孩子踢场足球,在增强孩子体质的同时,又能增加亲子互动,打开青春期孩子心结,何乐为而不为?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也真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去创造所谓的辉煌。除了分数,家长更应该着急的是,孩子们是否拥有管理自己身心的能力,给否在未来的任何时刻拥有快乐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