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09:30 来源:网友分享
昨天,卫生部下发了《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指出六个月以内的宝宝应纯母乳喂养,而上班一族如果条件允许,也鼓励坚持母乳喂养。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产假一般最长也只有四个月,休完产假后,由于“没有喂奶时间”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或者因为工作压力大,乳汁分泌自然减少,不少产妇就放弃了母乳喂养,有一半的妈妈坚持不到六个月。
卫生部
婴儿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
昨天,卫生部下发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提出,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他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母亲外出或上班后,应鼓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外出时,可将母乳挤出存放至干净的容器或特备的“乳袋”,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左右即可喂哺。
故事
休完产假上班,奶水就少了
坚持了四个多月后,余女士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了母乳喂养。她是南京一名室内设计公司的会计,产假前后加起来,满打满算大概有四个月的时间,她介绍说,上班第一天偷着跑回家两个小时,看到孩子哇哇大哭,心疼死了。这么偷偷摸摸坚持了一个星期,老板中午对账总是找不到人,旁敲侧击让员工注意一下上班时间,余女士想到了带奶瓶挤奶,但公司没有专门的空间,每次都只能在洗手间,但人来人往不说,空气也不太好,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班后奶水就少了。先是混合喂养,到最后全奶粉了。”
而令她羡慕的是,她的一位朋友,单位还比较人性化,产假休完后,可以再续两个月,“即使不请这两个月的假,单位也给予了照顾。比如中午午休有两个小时,单位又允许一个小时喂奶时间,所以三个小时回家一趟差不多了。而且允许员工早上班一个小时,可以早下班一个小时。”
调查
秦淮区:喂到6个月的占一半
据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新妈妈坚持纯母乳喂养到孩子6个月大。超过一半的被访者在6个月以前就停止了纯母乳喂养,其中17%的被访者只坚持了1个月纯母乳喂养。而南京的秦淮区也曾在中华门、夫子庙、钓鱼台等6个街道中对所有6个月以内的532名婴儿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发现,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62.1%,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0.1%。
专家分析,放弃母乳喂养有不少原因,有的认为孩子仅吃母乳营养太单一,急于给三四个月的婴儿添加奶粉、主食等,也有的是因为产妇生病,接受药物治疗不适合继续喂养孩子。但近几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和对产妇产后护理的改善,上述几种干扰因素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母亲休完产假上班后,奶水骤然减少。
据介绍,奶水分泌受情绪影响较大,紧张、焦虑都会减少奶水分泌。在秦淮区的调查中,65%的母亲在谈到不能纯母乳喂养的原因时都表示“奶水分泌减少”,其中休完4个月产假恢复上班的母亲占了大多数,有的母亲甚至在生育后一两个月就不得不上班。
提醒
母乳为宝宝
提供免疫物质
“对于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的说法,我持赞同态度。”南医大附院护士长储志平表示,坚持母乳喂养达一年以上的孩子,抵抗力明显较强。一方面,母乳对于孩子来说,就相当于“黄金”。另一方面,很多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经高温处理后,很多营养成分会流失,也会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添加剂,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母乳中含有的“抗体”,能帮助孩子抵抗各种疾病,是妈妈给孩子的“保护衣”。
对小宝宝来说,母乳可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有利于帮助孩子抵抗各种病菌的侵袭。这一点从秦淮区此次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532名受调查孩子中,呼吸道发病率为13%,其中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病率为11%,人工喂养的发病率为26%,相差一倍以上。
喂奶能促进
妈妈子宫恢复
“据我了解,坚持母乳喂养1年以上的宝宝明显比其他宝宝身体棒。”储志平说,她自己的孩子就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典型“案例”。“我坚持纯母乳喂养,后来到一岁多才给他断奶。现在我的孩子身体特别好,几乎没生过什么病。”她还经常把自己的经验讲给身边的同事和孕妇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来鼓励产后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她认为,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不仅能增强宝宝抵抗力,保证宝宝有充足营养、健康成长外,对于产后妈妈身体恢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储志平表示,孩子吮吸时会对妈妈的乳房产生刺激,接受到刺激后妈妈们的下丘脑会分泌催乳素,同时还会分泌一种催产素,这种激素能够促进产后妈妈的子宫恢复。
哺乳期妈妈
自身营养要均衡
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上班族妈妈们,储志平建议说:首先,哺乳期的妈妈们要注意自身营养的均衡。同时,奶制品的摄入量要适当,因为过多地摄入奶制品可能会影响母乳质量,引起孩子过敏;其次,哺乳期妈妈们要注意自身抵抗力的提高,注意不要生病,否则母乳喂养反而会“害”了孩子。
“我建议上班的母亲可以随身携带‘乳袋’,每2~3小时,进行一次挤奶。”她说,“肯定有很多妈妈们坚持不了。”因为上班时很多母亲都“身不由己”,时间配合不了。还有,“挤奶”这件事可能会引来同事和他人的异样眼光,所以,需要家庭、单位和社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