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论文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2016-10-26 10:47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19日讯 实验室,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也是一个潜在“危机四伏”的地方--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和放射性的危害,一个疏忽、贪图方便省事儿或者旁边人操作失当,就可能损害你的健康,甚至要命。尽管安全规范被一再重申,但事故还是频频发生。上个月,东华大学的生物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同学轻伤,两名同学重伤。而去年底,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一名博士后当场死亡。

  然而,就算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许多研究人员仍不太在意,认为这离我们很遥远。早前《Nature》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86%的生物学研究人员认为实验室环境是安全的工作场所,其中不少研究人员可是经历过各种伤害的,比如动物咬伤,吸入化学物质等。似乎只要没到“爆炸”、“出人命”那就不算事儿。什么徒手摸EB胶,裸眼看紫外,有毒有机溶剂滴在皮肤上衣服上,在通风橱之外配危险试剂,离心机爆管,微波炉里爆沸等等等等……谁没干过呀?从刚遇到还有点惊恐不安,到后来习以为常、满不在乎,甚至跟人得瑟“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但是,“为科学献身”听起来虽美,那是回顾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时才用的,普通实验人员在熬成“科学泰斗”之前,这种献身一般只能做为反面教材--事实上大多数实验室事故源于操作不规范或者安全防护不足,本可避免的。你习以为常的那些实验室里的小意外虽然暂时看来没啥影响,很可能累积在你体内等着“量变到质变”!不想日后身体出问题时再悔不当初,现在就开始保护好自己,为了健康别怕麻烦。听了好多年的“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而投身生物学领域的你,不好好地活着怎么对得起这预言,虽然……哎。

  实验室出事一般而言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实验室的操作人员未遵守规范;第二是实验室的管理未到位;第三是实验室的硬件环境未达到要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话听过吧!放在实验室里意思就是如果你暂时改变不了世界(比如实验室条件),你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保护好自己,同时也避免祸害同一实验室奋斗的兄弟姐妹。还有余力的,顺便监督旁边的人遵守规范,免得旁人的疏忽祸害了自己。

  开车都记得系安全带,做实验却不戴手套不穿工作服;旅游都记得戴墨镜,做实验却不戴护目镜……哎,不是不知道,嫌烦都省掉,出事吓一跳,后悔没有药。

  人员防护

  论文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因此,我们先从人员防护说起。最简单的一副手套、一副眼镜,在小意外发生时却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1. 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怕热也得穿,再好的衣服弄上危险试剂也得报废,弄皮肤上就更亏了。防护服只能在实验室中穿着,而不能穿着去办公室、休息室或卫生间,以免将微生物四处传播。凉鞋虽漂亮,却不适合在实验室穿着,因为腐蚀性的液体可不长眼睛,说不定就会溅到脚上。如果是生物安全水平更高的实验室,比如三级,则需要穿着鞋套,对足部进行防护。

  2. 护目镜是必需的。在东华大学的事故中,两名受重伤的同学在参与危险的石墨烯实验时,正是因为未佩戴护目镜而导致眼部受伤。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我们日常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而眼睛的损伤是难以修复的。护目镜可防止血液、体液或气溶胶进入眼睛,也能有效防止机械性或光学性危害,这个在实验中常常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图片所示的是Fisherbrand的一款经济型护目镜。)等我找到更酷炫一些的,比如类似自行车等户外运动的护目镜款式,当然是实验室用途的,再推荐给大家。特殊情况下需要佩戴面罩的更要遵守规范。

  3. 手套也是必需的。那些肥大且易漏的薄膜手套就算了,不靠谱还影响操作,早该告别实验室了。(薄膜手套逐渐被淘汰主要是防护等级低,且对人体有伤害。)无粉丁腈或者乳胶手套结实可靠耐用得多,一个顶N个,还可选择大小。若操作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时,更需要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有人也许会觉得长期戴着手套,手特别干燥。Fisherbrand的无粉丁腈芦荟手套就很好,它带有芦荟涂层,可有助于皮肤保湿,让佩戴更加舒服。它提供四个码,适合不同的人。

  4. 千万不要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或吸烟。有的实验耗时很长,大家忍不住,就来点巧克力,或者点个外卖。其实,这都有吸入或食入危险物质(如气溶胶产物)的风险。另外,还有些人将食品或饮料放在实验室工作区域或冰箱里。其实,这对实验有风险,对你也有危险。干脆收拾停当,去专门的区域吃吃喝喝。

  操作规范

  在全副武装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去开展实验了。不过,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操作规范,而不能为贪图方便省事而乱来。

  1. 一些基本的操作要点是要牢记的,比如严禁用口吸移液管,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等。对于一些危险的化学试剂,如腐蚀性液体,大家最好在使用之前查阅一下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了解它的危险性,以及接触或泄露之后的应急处理。试剂一般会附带,如果没有,可以向厂家索取。

  2. 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制品。在实验室中,玻璃制品因处理简便和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然而,在高密度的实验活动中,各式各样的化学试剂和瓶瓶罐罐免不了磕磕碰碰。一旦发生破损或泄露,轻则造成损失,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火灾或人身伤害。塑料器具则不同,它们耐用轻盈、不容易破裂,耐受温度和pH值范围广,是玻璃器皿的完美替代。比如,Nalgene就提供了各种量筒、烧杯、容量瓶和漏斗等塑料器具。

  3. 根据WHO的安全手册,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之外,注射器不得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毕竟,针头有时可不长眼睛。另外,使用后的针头应收集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小心处理。

  4. 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可耐受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目前,不少实验室设备制造商都推出了陶瓷板台面。这种台面可以耐高温、耐腐蚀、耐刮磨,完全满足苛刻的实验室环境。对于现成的实验室,若没办法改造台面,也可以选择一些保护垫,防止感染性、腐蚀性或染色物质污染工作区。Fisherbrand表面保护垫的正面是纤维素材质吸水纸,能快速吸收泼溅液体;背面是聚乙烯防渗衬垫,可防止液体渗透到工作台面。

  安全培训

  当然,再“百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也难保无“一疏”之处。之前,日本京都大学也曾经发生实验容器爆裂的事故。在面对突如而来的状况时,是否经过培训,效果完全不一样。因此,不断进行安全措施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培训内容应针对实验室经常会遇到的高危操作,包括:

  吸入危险(气溶胶产物),如接种、采集血液/血清标本、离心等;

  食入危险,如处理标本、涂片以及培养物;

  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刺伤皮肤;

  处理动物时被咬伤、抓伤;

  处理血液及其他有潜在病理学危害的材料;

  正确操作各种仪器,以及仪器意外故障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实验室尽管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但只要我们做好人身防护,掌握正确的操作,了解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对方案,相信能杜绝许多事故的发生。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都务必要阅读《实验室安全指南》,了解基本操作规范和紧急事故的应对方案。如果实验室没有,大家可以读一读WHO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关键时候,这真的可以保命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