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09:40 来源:网友分享
电视连续剧《小别离》刚结束连播就又开始了新的一轮重播。电视剧以初升高的中考焦虑引出的留学问题,凸显了这个时期家长的无比焦虑。的确,现实中的我们遭受各种焦虑的包围,那么被称为“隐形健康杀手“的焦虑真的是”万恶”的代名词吗?
热映的电视剧《小别离》,是围绕子女留学的问题展开的。剧中的三个家庭中,一个家长是社区医生,属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心想让学霸女儿出国,以改写自己受欺负的命运;另一个则是中产阶级家庭,爸爸是眼科医生,妈妈是公司高管,夫妻二人常为女儿的教育问题争吵,妈妈因为严格管束女儿的学习以致母女之间的矛盾不断;第三个则是富裕家庭,丈夫身家过亿,他和二婚的年轻妻子则希望将儿子送出国,让家族扬眉吐气,也好继承产业。
三个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虽然不同,但却面临共同的烦恼,就是子女教育的问题。而且不论家境如何,三个家庭都为子女的未来而焦虑。可谓焦虑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又各有各的焦虑。
焦虑,也是成功的催化剂
剧中,富裕家庭的家长是为60后,而中产家庭的家长是70后。他们的之所以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其实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焦虑的催化。当下,60后的富商们,其成功除了借助于改革开放这样的好时代之外,哪个不是拼命三郎,在商海大潮的竞争中摸爬滚打,最后打下一片天空。在其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可谓如影随形。但也正是以往有了这样的焦虑,才催其奋进,不断超越自我,才有富庶的今天。
而70后的中产阶层们也是如此,他们的战场不是商场,而是考场。70后的高考,虽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也依然是竞争激烈。而在工作之后,依然有各种各样的晋级考试或类似于考试的应激挡在前面,只有一路拼杀,过关斩将,最后才能跻身中产阶级。在这样的不定期的考试当中,焦虑是最常见的体验,也就是说在成功的道路上也经常伴随着焦虑。
焦虑,可谓是催人前进的皮鞭。虽然痛,但痛后会让人获益、进步、发展。所以,很多成功人士,虽然口口声声讨厌焦虑、拒绝压力,其实是对焦虑还是有一种潜在的成瘾和认同,也即对焦虑会上瘾。如果没有了焦虑,就可能感到闲散不适,有的人为此会无意识地寻找焦虑甚至制造焦虑。
化解焦虑,需要两代同心
焦虑除了会带给人动力,还会带来对未来的恐惧,也即危机感。正因如此,已经在焦虑中获益的中高产阶层,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优势,就会将目光投到自己的后代身上。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少是子承父业。所以孩子的学业就成了父母心里的事业。孩子成绩好,父母的焦虑少点;孩子成绩差,父母的焦虑则会大增。而出国,则是相对容易的、父母可以直接参与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对不差钱的中高阶层而言,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孩子承接了父母的压力,变得焦虑了。一些要出国的孩子,往往对家长都有不满,对未来都感到迷茫。毕竟,这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也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特别是一些举债出国的孩子,背负的焦虑更大更久。
其实,父母给孩子设计出国的人生规划,大多是用心良苦的。但孩子们却未必领情。家长们的逻辑是孩子小,不懂事,只能家长代替其做人生的选择和规划。结果反而可能是费力不讨好。这样的矛盾非常多见。但也有的父母在这样的方面做得非常恰当,比如易中天先生。易老师的女儿上高三时,想请父亲对自己填报高考志愿提些参考意见。易中天给女儿的建议是“四项基本原则”和“三维坐标系”。“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兴趣原则,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兴趣的;优势原则,你选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利益原则,这个专业必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钱。“三维坐标系”就是X轴——城市,Y轴——学校,Z轴——专业。按照这个坐标系,加上“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考分,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后来,其女儿考取了一所名校。由于一切都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她在大学期间如鱼得水,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还被评为市优秀毕业生。更为重要的是,在女儿做出选择之前,易老师也是做足了功课,对很多知名高校都亲自寻访,拍了照片,甚至做了视频。有了这样充分的了解,做出的选择当然也是最为理性而不是盲目的。可见,面对未来的选择,亲子两代人如果同心协力,那么就可以摆脱或减轻焦虑。
有些焦虑,是强求的结果
当然,每个孩子的资质不同,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智力、能力、气质、特长等内在因素而一味地追求卓越,那么即使家长和孩子都承担了焦虑,也未必会有好的汇报。如果放弃强求,顺应孩子本来的心理习性,或许会有更为圆满的未来。
几年前,流行一个很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个12岁的女孩,学习成绩中等,没有一般孩子唱歌、跳舞等特长。家长带其参加朋友们的活动,她要么帮助小小孩,要么给大家讲笑话,忙忙碌碌的,像个小管家。家长虽然想过很多促进学习的办法,但孩子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压力之下,甚至下滑。家长无奈,只好放弃那些辅导班。期中考试的时候,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结果,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这个女孩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而这个女孩则对妈妈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很多人。女孩的母亲感慨,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