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22:07 来源:网友分享
眼眶骨折除了要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眼眶骨折所造成的功能和外观缺陷外,还应进行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球运动、瞳孔反射、视野和眼底检查。
病史
向病人或其他目击者了解致伤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是否存在伤后昏迷史等。结合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即可进行诊断。
疾病症状
(1)骨折急性期表现:可有眶内出血、眶周水肿、眶周瘀斑、结膜下出血以及皮下气肿等。
(2)眼球内陷畸形:骨折常造成眶腔扩大,出现眼球向下和向后移位。早期可能不明显或眼球突出,等5?7天后肿胀消退,眼球内陷即可显露出来。
(3)眼球运动障碍:可由眼外肌移位牵拉或嵌顿而致。
(4)复视 眼球下陷/内陷、眼外肌损伤和眼运动神经损伤均可产生复视。
(5)视力障碍:早期多因角膜外伤、眼球穿透伤、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挫
伤或视网膜病变等引起。后期可由青光眼、角膜白斑、白内障及视神经萎缩引起。
(6)眶周麻木:多因眶下神经或眶上神经损伤所致。
手术治疗
如果临床检查和CT检查发现存在导致眼球内陷及复视的危险因素时,应尽早手术。
在骨折早期可能会出现创伤性复视,如果CT检查未发现软组织及眼外肌嵌顿,眼外肌牵拉试验阴性时,无需特别处理。如果复视症状明显、眼球运动受限、眼外肌牵拉试验阳性、CT检查发现眼外肌及其周围组织嵌顿,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单纯眶底或眶内壁骨折时,分别经睑缘下切口或睑结膜切口和内眦旁切口入路,仔细探查眶壁骨折区域,将嵌顿于上颌窦和筛窦内的眶内容还纳,然后充分暴露眶壁缺损区边缘,特别是后界,用自体骨或骨代用品衬垫修补。正常的眶底在球后呈拱形突向眶内,这种结构很难恢复,可以通过充填植入体进行补偿。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建议应用抗生素3天。抗生素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术后根据眶周和眶内容水肿的情况,可应用激素3天左右。及时检查记录视力情况。术后CT检查明确眶壁重建效果。术后建议3个月复查。
一、眶周瘀血、肿胀、眼球突出:伤后早期,眶周皮下及结膜下出血,由于眶内出血,眼外肌、眶内脂肪水肿和炎症反应等早造成。在出血和水肿吸收后好转或出现眼球内陷。
二、鼻出血:眶内壁骨折可以引起筛窦黏膜损伤,引起一旦有鼻出血要警惕眶内壁骨折的可能。
三、眼球内陷:严重的外伤骨折范围大,嵌塞于上颌窦或筛窦内软组织多,伤后立即出现眼球内陷。但大多数出现于伤后的10天左右。轻者眼球内陷2-3mm,重者眼球内陷5-6mm,睑裂变小。眼球内陷的原因:1.软组织经骨折裂隙嵌入鼻窦使眶内容缩小;2. 由于骨折使眶腔容积扩大;3.眶内脂肪在外伤后由于炎症反应发生变性、萎缩、吸收、瘢痕形成,致使眶内容的体积缩小。
四、眼球移位:因眶下部脂肪、眼球悬韧带、下直肌和下斜肌疝入上颌窦,致使眼球下移位。
五、眶内积气:外伤后患者鼻出血,在擤鼻、喷嚏时使鼻腔气体压力增高,空气经骨折裂隙进入骨膜下或眶内,弥散于眶内软组织及眼睑软组织内,表现为眼睑肿胀,触之有捻发音。
六、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造成复视的原因是外伤后的眼外肌肉水肿,眼外肌功能不足、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麻痹、肌肉的粘连和嵌塞于骨折缘。这些因素均影响眼球的运动,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一旦肌肉嵌塞或粘连,需手术松解,消除限制因素。
七、眶下神经知觉减褪或丧失:下壁骨折多位于眶下神经沟,眶下神经受损,可以造成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表现为颊部、上唇、上齿龈等部位的麻木及感觉减退或丧失。
八、脑脊液漏:眶内壁骨折偏上方,水平板受损,有脑脊液漏出现。
眼眶位于面中部,眶上缘向前突出,除眶缘外,眶壁骨质薄弱,由于这些解剖因素,在面中部或头颅受到较强的外力打击下容易发生眼眶骨折。眼眶骨折是严重的眼眶外伤,按骨折部位可将眼眶骨折分为眶底骨折、眶缘骨折、眶顶骨折和眶内、外侧壁骨折等。眼眶骨折也可与其他颌面骨骨折同时发生,如颧骨骨折、额骨骨折或上颌骨Le FortⅡ、Ⅲ型骨折等。
当面中部受外力撞击发生骨折时,眶底冲击,使眶内压剧增,可造成眶底骨折(fracture of orbital floor),这种骨折又称眼眶爆裂性骨折(blowout fracture),由于眶底下方为上颌窦,眶底骨折常使眶内容疝入上颌窦内。
单纯性眼眶:眶缘完整,仅眶壁发生骨折;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眶缘、眶壁联合骨折,多为颧骨复合体、鼻眶筛以及额骨骨折所合并的眼眶骨折。
温馨提示:
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平时应注意避免外伤。注意活动(远端小关节活动,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不能活动),避免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