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13:47 来源:网友分享
新生儿出生前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来自于母亲的雌激素,对其子宫内膜有增殖、充血作用,宝宝出生后激素来源中断,一般3-5天雌激素水平即可降至很低,子宫内膜随之脱落,表现为部分女宝宝在出生后5-7天出现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或较多非脓性白色粘稠分泌物,看似来了“月经”。这种“假月经”出血量很少,一般2-4天后自行消失,最长可持续1周。“假月经”属于女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可用棉签或纱布轻轻拭去血液或分泌物,保持会阴部卫生即可。但如果阴道出血量多或是持续时间长,需及时就诊。
那么男宝宝为什么也会出现“出血”现象呢?细心的妈妈们会发现,男宝宝的尿不湿上有时会有一小块淡红色血迹,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新生儿“红尿布现象”。新生儿出生2-3天尿色深,稍混浊,放置后会有红褐色沉淀,这是尿酸盐结晶导致的,增加喂养次数,动态观察2-3天会自行消失。如果红色血迹面积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需及时就诊。
1、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物品给女儿烫一头卷发,再穿上成人味儿十足的长裙。
给儿子戴上墨镜,再换上一身酷装,这是有些家长爱做的事。
孩子走在街上,很容易引起周围的成人和小朋友的注意,各种夸赞扑面而来,也会让异性小朋友在大人的夸奖和不恰当的用词之下有早熟的倾向。
2、过早给孩子找“伴侣”
“妈妈,今天你得给我的媳妇买一双新鞋。”一个3岁多的男孩这样对妈妈提出了要求。
这位妈妈经过调查才知道,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在班里“速配”了好几对“小伴侣”,平时总是拿“小夫妻”们开玩笑。
在一些幼儿园老师看来,拿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开开玩笑并没有什么,可儿童教育专业们大多认为这不合适,因为现在的孩子懂的东西并不少,所以从小就该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友情关系。
3、在孩子讲成人笑话很多家长都有带孩子去上班的经历,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
一些同事拿孩子当“开心果”,拿孩子找乐儿,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一位家长就说,她带着4岁多的孩子去了单位以后,孩子就学了很多“大人话”,什么“出来混”、“包二奶”、“抱粗腿”之类,甚至还学了一些“脏话”和“荤段子”,这让家长很是担心。
临床80%女孩和50%男孩是无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即临床所说的假性性早熟;另有近半是由于大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引起,此属于真性性早熟范畴。此外,儿童受到过多的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就有性特征,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很大。
性早熟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巨大的,有的甚至是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如:个头偏矮、内分泌紊乱和自卑心理等三大伤害。
个儿长不高。由于骨骼发育过快,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会明显缩短,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约半数其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
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内分泌紊乱。性早熟本身就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患儿自身的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即,有轻重缓急之分。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的失调,而症状严重的患儿就会导致或合并其它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更多的临床表现。
1、忌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2、忌禽肉、特别是禽颈。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3、忌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
4、忌油炸类食品,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6.家长如果有吃口服避孕药的,一定放好了,孩子的好奇心是什么都敢翻出来吃的。
7.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